《显微镜下的大明》结局看似圆满,但是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悲哀!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最近完结了,个人认为这部剧是近期唯一能和《狂飙》相媲美的电视剧!尤其是大结局,几分钟一个反转,看得人真是惊心动魄!

  首先是程仁清用丝绢全书让宋仁伏法,宋仁也终于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杀害帅家默父母的凶手。

  

  结果还没来得及高兴,程仁清便因违规被杖刑,丰宝玉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丰宝玉举报同阳县丈量土地的书吏欺压百姓,缩绳隐田,结果需要陈小枝出面作证时,陈小枝却被鹿飞龙劫持,无法出面作证。

  

  幸好同阳县的百姓们挺身而出愿意作证,丰宝玉才没有获罪。

  

  但是事情远没有结束,丰宝玉指控揽溪县县令毛攀凤和乡绅范渊勾结,恶意抵抗官府清查,还因此烧毁了揽溪县的架阁库,丰宝玉还请出了本该“自杀身亡”的架阁库老吏指证毛攀凤和鹿飞龙。

  

  结果老吏气愤之下刺杀毛攀凤,现场大乱,范渊趁乱烧毁了丝绢全书。

  

  丝绢全书一毁,没有了物证,堂上风向骤变。本来偏向帅家默等人的李巡抚直接宣布此案到此为结束了!

  

  幸好帅家默及时醒了过来,表示即便没有丝绢全书,他也有证据证明范渊有“隐田”的行为。直接让范渊拿出名下任意一块田地实地测量,和鱼鳞图册上的数据进行对比。

  如此一来,范渊再也无法抵赖,结果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范渊依然没有在怕!

  

  范渊拿之前黄知府和刘巡按的下场威胁李巡抚,之后还“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的表示,你想通过彻查隐田的事情讨好宰相,我可以给你一个圆满的结果,这样既不用得罪我,也不耽误你升官发财。

  

  如此威逼利诱之下,李巡抚开始动摇了,幸好此时帅家默表示自己可以10天内查完金安府所有的田产,李巡抚这才开始“公正”的处理这个案子!

  虽然大结局金安府的百姓得到了公平测量的田地,坏人都相继伏法,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背后蕴藏了巨大的悲剧!

  悲剧一:幕后主使范渊依然逍遥法外

  

  大结局交代了马文才,宋仁,毛攀凤,因舞弊贪贿等罪交督查院议罪,鹿飞龙因为助纣为虐被判充军流放,范渊因为隐匿土地数目巨大,所有土地充公。

  范渊作为幕后主使,理应和上面这四个人同罪,甚至是被判更重的罪,但是因为范渊在朝堂中的关系盘根错节,根本无人敢去深入调查!

  

  而且金安府8个县令手下的书吏们都曾经和范渊同流合污,这些书吏欺压百姓,帮助乡绅隐匿田产,但是结局中这些书吏依然安然无恙,后代子孙依然可以世袭他们的官位!

  范渊的田产虽然被充公,但是以范渊多年的积累,田产可能只是偌大财产中一小部分而已。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范渊的才智,等过了风头,他依然可以东山再起,不费吹灰之力再次拥有数目庞大的田产,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悲剧二:迟来的正义也没有来

  

  结局中乡亲们把帅家默放在龙王上表示尊敬,但是帅家默却想起了无故死去的父母,在田地里嚎啕大哭,这一幕看得人好揪心!

  帅家默的父亲因正义而死,但是即便到了结局也没有人记得帅敦诚,无人记得他的英勇,他的正义,甚至连为他平反的人的都没有。

  

  同样没有等到正义的还有程仁清,明明是状元之才,却被奸人构陷,此生再无缘科举。虽然最后仇人落网,但是程仁清才华再也无法在官场施展了。

  

  仁华县的百姓也没有等来应有的正义。

  结局中仁华县的百姓依然每年要交人丁丝绢税一千两,其他7个县却不需要缴纳,只是每年少交的两千多两从范渊的田产中出,这一消息就让民众欢呼不已,仁华县的居民多交的100多年的税就这么轻轻带过。

  这100年多间有多少人因为税赋严重而家破人亡?多少人因为税赋严重而失去赖以生存的田产?多少人因为不该有的税赋而变成流民?根本没有人在意!

  悲剧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

  

  剧中愿意为民请命的官员根本不存在。

  黄知府之流查“隐田”是为了升官发财,

  县令们因为惧怕乡绅的势力而尸位素餐,

  县令手下的官吏们为了敛财帮助乡绅“隐田”,

  百姓拿着少量的田地却交着高额的税,

  这些并不是金安府一个地方的积弊,

  而是整个大明王朝官宦系统弊端的展现。

  乡绅范渊没有被重判,官吏依然世袭,明朝的官宦制度不解决,乡绅“隐田”的事情将会在其他地方不断的发生,可是那些地方没有勇敢率直,精于算学的帅家默和一众正义之士,民众的苦难依然得不到解决。

  所以大明王朝即便实行了这些政策,最终还是会因为积重难返而导致最后的灭亡。

  可悲!可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