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一部略带遗憾的现实主义精品

  

  作为一个已经基本上不看电视剧的人,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从爱奇艺上一口气追完了这部剧的。

  朋友拙于言辞,在酒桌上只说了一句:抽空看看《县委大院》吧,太真实了!

  当然,追剧的另外两个理由:一是“正午阳光”,二是“孔笙”。

  这可是两块金字招牌。

  《县委大院》罕见地短,才24集,不知道什么原因。另外,在看剧的过程中也关注了豆瓣的评分,不高,才7.1分。

  有论者认为评分不高的原因,一是在上映期间,碰上了卡塔尔世界杯;二是正好赶上疫情放开,“阳”了的人太多。

  

  笔者觉得这可能是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下面谈谈看法。

  首先说说情节。正午阳光出品,必是精品。就冲侯鸿亮、孔笙等人的品位和专业水准,那就不可能让人失望。

  《县委大院》里的故事,因为就发生在这几年,就在我们身边上演,所以,“真实性”毋庸置疑。剧中几乎涉及到了所有近期的一些大事:拆违,创城,旧村改造,钉子户,上访专业户,环保与污染治理,地方经济数字造假,医疗改革,城管乱象,交通罚款……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人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由于演员的演技在线,让人倍感亲切。

  但在短短的24集中,要表现这么多的元素,也就难免存在深度挖掘不够的问题。表现在剧情上,就是三个不足:

  一是矛盾冲突不够剧烈,因为处理起来缺乏难度削弱了人物的表现力。比如作为钉子户的老书记,就因为现任书记请喝了一顿酒,说了一番话,便“幡然醒悟”,并且在镜头前表现了高风亮节。一直死扛的老邱竟也在看完电视后,迅速举手投降。

  二是叙述上显得平铺直叙,节奏感不强。整个剧情缺乏高潮,也没有明显的低谷,一个事件结束了,再拾起另一个事件,事件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就像极了机关里面“事务摊子”的样子,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期待。这和《人民的名义》相比,有些差距,后者有一个“破案”的主线穿着,就不会显得过于松软。剧情推动过程中不断出现梅晓歌回忆与妻子乔麦的恋爱、婚姻片断,增加了点波澜,但难免有“公车私用”的嫌疑。

  三是剧中的会议还是显得太多。虽然会议是这类题材不可能绕过去的内容,但应该有个度。无论是梅晓歌,还是马广群,开会的次数都不少。尽管胡歌和王砚辉的台词水平可圈可点,然而会议的形式往往更多地传达一些概念、口号,在人物表现上显得比较直白,缺乏力度。

  

  下面再谈谈人物。

  该剧集中了当今影坛的众多实力派演员,随便拎出一个来,就足以单独撑起一部影视剧。可是,并非每一个演员都适合演官员。

  首先是刘涛。刘涛的敬业没的说,最近几年可谓高产。但她真正让人称道的角色,还是《欢乐颂》中的安迪,以及《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其余的就都差强人意了。她在本剧中饰演县宣传部长李唐一角,没有任何特色,无论是表情,还是语言,显得非常心不在焉,很空洞。

  其次是吴越。有论者对吴越评价很高,认为她实现了新的突破。笔者的观点则不然。打个比方,她有点像《风筝》中罗海琼饰演的那个“影子”,气质、气场等都逊色得很。吴越比较成功的角色是《我的前半生》中演的那个小三,颠覆了很多人对小三的印象。她演的县长,只能说中规中矩,并不出彩。尤其是她说话的声音,过细;眼神,过善,没有表现出一个霸气的女县长形象。

  再次是胡歌。胡歌的演技没得说,表现也可圈可点。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太帅、太年轻了,更像一个公子哥,而不是位高权重的县委书记。他嘴色那时常露出的笑意,以及过于消瘦的在操场上跑步的镜头,总不免让人出戏。

  最后是万茜。因为没看过原著和剧本,不明白这个人物的设定。总感觉她饰演的乔麦太强势、霸道,有时候不讲理到了莫名其妙的程度。

  当然,有些人物非常站得住,比如张新成的林志为,王骁的乔胜利,任程伟的三宝村长,尤勇智的老邱等,都很出彩。

  有个很纳闷的地方,里面包贝尔的送水工小曾、薛昊婧的江霞这两个人物,戏份不少,但意义何在?

  

  综上所述,《县委大院》是部略带遗憾的现实主义精品。如果是50集左右的篇幅,人物和事件充分表现,会更让人期待。目前的作品,有点放不开手脚,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它就像一个重要人物的讲话,由于时间限制,它只是提了提“要点”,没有“展开”。展开的话,会更好。

  不知道看过该剧的朋友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交流!

  

  湖底的浮萍:资深教书匠,学校管理者,市作协会员。学习改变命运,交流丰富人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希望与朋友们一起坚持读书写作,聚焦教育教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