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太烧脑,谍中谍中谍,不到最后一刻,反转不能停
我喜欢看悬疑剧,享受那种抽丝剥茧的过程。看《风起陇西》这部剧之前,特意没有去搜原著小说的结局。第一,怕影响自己追剧时的紧张感和思维方向。第二,悬疑IP改编的剧,结局和剧中部分角色的人设,肯定会被编剧改动,否则就没有神秘性了。
我4月28日的文章里,提出怀疑孙令(常远 饰)、杨仪(俞灏明 饰)、狐忠(彭义程 饰)、高堂秉(杨轶 饰)四人中有魏谍烛龙。结果5月4日发现陈恭(陈坤 饰)是新任烛龙,我傻眼了。本以为这个烛龙会坚持到大结局,昨晚发现陈恭是碟中谍中谍。
也就是说郭淮(郭京飞 饰)早就发现陈恭是蜀谍白帝,利用反间计将其“策反”。期间为了考验陈恭的能力,既没有告知他烛龙(高堂秉)的存在,更没有阻止烛龙给他搞破坏的计划。让他不得不冒死深入五仙道,再三的跟黄预(张晓晨 饰)进行周旋。
预期很符合郭淮的期待,既取得李严(尹铸胜 饰)的信任,可利用其打压诸葛亮(李光洁 饰)的气焰,包括这次拦截军粮的计划。又可以掣肘冯膺(聂远 饰)的司闻曹,能第一时间掌握蜀汉的谍报动态,这是【青萍计划】最终目的所在。堪称完美!
所以说陈恭白帝的身份被郭淮发现,是冯膺故意而为之,想让他“背叛”蜀汉成为曹魏的间谍。但陈恭忠于蜀汉的心从未改变。现在的他,是披着“背叛”蜀汉的魏谍外衣,做着刺探曹魏谍报的老本行。这么复杂周密的计划,我怀疑是诸葛亮想出来的。
看完第22集再加上最新预告,陈恭被抓还要被砍头,而且还有陈恭对荀诩(白客 饰)交代后事的桥段,我又懵了。因为冯膺想用自己的死,换来郭淮对陈恭的绝对信任。司闻曹牺放弃冯膺已经是莫大的损失,如今陈恭也要死了?这反间计牺牲太大了!
被荀诩视为自己领路人的冯膺,是荀诩亲手抓的,当他想挽救时,却被告知要将错就错,导致冯膺丧命,已经很痛心。如果陈恭也是荀诩亲手抓捕,他们既是多年好友又是郎舅关系,何况人家陈恭不久前还在黄预眼皮子底下救了他一命,他得多自责啊!
有太多的反转。原本以为杨仪是废物,谁知道他和冯膺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没怀疑过冯膺是魏谍,但总觉得他是一个自私的曹掾,哪里料到他为了谍报事业把命都搭上了。陈恭和荀诩的共同好友高堂秉,竟然是陷害这俩人最大的祸首,隐藏如此之深。
最令人猜不透的是陈恭。我觉得他当时答应郭淮,回到蜀汉当谍中谍是真心的。他恨冯膺也是发自肺腑的。没料到父亲之死的谜团刚被杨仪给解开,他就能立刻再度反水,成为谍中谍中谍。最倒霉的是黄预,被曹魏和蜀汉双方从头到尾利用,人财两空啥也没落下。
还有那个自以为会操控人心,感觉已经把陈恭、冯膺、李严、柳莹(杨颖 饰)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郭淮,看来看去,全剧中最大的笑话就是他,他看人的眼光不行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