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大后,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不如夫妻情深?原因不想承认都难
莱文格和斯诺克在1972年的“互赖模型”中提出过:亲密关系的建立是指两个人在多种事情中高频率的互动而产生影响力的过程。
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人们常说“血浓于水”,认为亲子关系和手足情是最坚不可摧的,但是不少人发现,等长大之后,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反而还比不上夫妻亲,这是为什么呢?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幸孕姐的表哥表姐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俩从小感情就非常好,虽然后来在不同的城市读大学,但是日常有时间就会去看对方。
后来,表姐和男友在大学毕业之后就选择了结婚,嫁去了外地,虽然不常回来,但和表哥之间联系密切。
后来,表哥在和表姐的聊天中得知,自己的妹夫不仅家暴,还在外面沾花惹草,气得表哥连夜坐车过去讨公道。
虽然教训妹夫出了气,但是表哥却遭到了自己妹妹的埋怨,因为丈夫被打一顿之后就向自己提了离婚,但是表姐对丈夫还有感情,加上俩人还有一个儿子,不愿走到这一步,于是这边原谅、安抚丈夫,那边让表哥不要再管这件事。
之后,兄妹俩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虽然表哥时常关心自己妹妹过得怎么样,但是表姐再也不向哥哥吐露心声了。
为什么长大后手足情没有夫妻亲
1、关系的本质不同
手足情的本质其实是竞争关系,而夫妻情则是利益共同体。
前者在小的时候争玩的吃的,争父母的爱,长大后虽然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但是需要分担养老重担,所以体内虽然留着相同的血液,但是随着世俗的增多,会渐行渐远。
而夫妻有共同的孩子、共同的财产和共同的目标,始终都是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关系相对而言更加稳固。
2、生活重心不同
兄弟姐妹虽然从小生活在一起,但是随着求学、工作、成家之后,生活重心会逐渐发生变化,从之前的“大家”转换到“小家”,交集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
而夫妻之间每天同吃同住,根据“单纯曝光效应”的原理,夫妻在日积月累的相处过程中感情会逐渐加深,逐渐追赶、取代父母和手足的地位。这个原因真是不想承认都难。
3、价值观不同
虽然都来自于同一个家庭,但是兄弟姐妹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见的人和事,面临的选择都有所不同,所以形成的价值观也会有所差异,话不投机半句多。
而在茫茫人海之中,两个人之所以能互相吸引结合,大多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日常交流都能在同一水平线,所以关系逐渐会越来越亲密。
父母应当如何避免子女感情变淡
1、重视亲情教育
父母需要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兄弟姐妹存在的意义,以及对彼此的重要性,向著名演员胡可的教育方法就非常值得借鉴,她给大儿子安吉灌输的思想就是:弟弟是将来要和你相互扶持一生的人。
所以安吉和小鱼儿兄弟间的感情特别好,哥哥有责任感,弟弟也依赖哥哥。
2、一碗水端平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本质是竞争,而在这场竞争关系中父母是裁判,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但是父母还是要尽量一碗水端平。
处理事情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奖惩分明,一定不要说什么“他小不懂事,那你也不懂事吗”、“大的要让给小的”这样的话,否则会增加孩子之间的仇恨心理。
3、发挥凝聚力
人们都说“革命中建立的感情最坚固”,所以,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有最深的血缘纽带,但是父母还是需要给其营造团结协作的环境,让他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加深彼此的感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