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日本人公开的照片,却暴露了抗日名将遗失在日本的头颅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末,一本侵华相册的公开,引起了国内的轩然大。

  照片中一名日本军正抱着一颗鲜血淋淋的头颅,朝着镜头,勾起嘴角,满脸的得意。

  他正是这本相册的主人本间源次郎。而他所抱着的这个头颅不是别人,可能是我国抗日名将之一的刘桂五。

  

  图|刘桂五头颅被割下

  印证罪行的“战利品”

  事实上,在本间源次郎刚刚公开这本侵华相册时,并未有人猜想到图片上这个头颅的出处,直至有心人注意到,在这张照片旁写着一行不起眼的注释。

  “1938年4月,支那战死将领首级”

  这一年正是著名抗日名将刘桂五牺牲之际。

  这一年,晋升为少将师长的刘桂五率领部下,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的钢铁坦克进行殊死搏斗。

  不过,尽管敌我实力悬殊,但这支部队依旧给日寇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可任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挫败下,日寇非但没有反思这场不义之战,丧心病狂的他们竟选择争夺刘桂五遗体,并割下他的头颅以泄愤恨。

  毫无疑问,这样的举措使举国民众皆满腔怒火。

  

  图|刘桂五照片

  好在,在刘桂五妻子刘素珍的努力下,他们成功抢夺回了刘桂五的遗体,但英雄的头颅却早已被残忍的日寇送至东京,以展示他们的“赫赫战功”。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抱着“岂能让英雄之躯流落他国”的想法,国人时刻关注着刘桂五的头颅去向。

  直至对侵华战争罪行毫不知悔改的本间源次郎,公开了这本相册,其中那颗头颅的相貌与脸型与刘桂五都十分相似。

  同时在有心人的顺藤摸瓜下,梳理出了本间源次郎参与侵华战争的时间线。

  1936年,其参加日本军队,先是服役于混成旅团。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被编入日军第14师团第28旅团,而这支部队正是曾与刘桂五部队发生冲突的日寇之一。

  再配合照片旁所标注的“1938年4月”这一时间来看,答案也就此明朗了起来。

  在战争中受到挫败的日寇,为泄私恨,竟毫无人性的割下刘桂五的头颅,并四处拍照炫耀。

  这样毫无战士风骨,并极为泯灭人性的举动,无疑是穷凶恶极日寇所犯下的罪行之一,同样也是他们罄竹难书罪恶的证据。

  

  图|刘桂五照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刘桂五头颅的踪迹。

  早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期间,为搜查日本侵华罪证,国民政府检查人员意外发现,日军竟然将我国战士的头颅作为展厅展品,向公众展出。

  这其中便有刘桂五的首级,可当消息层层传回国内,国民政府向日本政府,要求返还这些抗日英烈的头颅时,这个狡诈至极的民族却早已转移了这些他们眼中的“战利品”,刘桂五一众烈士头颅也就此不知所踪。

  直到这本相册的问世,才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与确认日寇的罪行,刘桂五的故事也才再一次重现于世人眼前。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刘桂五出生于国家动荡之际,百姓们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生活的苦不堪言,而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的他同样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这样的经历也让刘桂五早早认识到,如若所有的国人都不能及时反抗,那么这个国家也注定将面临消亡。

  抱着这样的念头,1924年,正是大好年华的刘桂五毅然加入了宋哲元部队,成为一名学兵。

  既有军人血性,又有着超乎普通军人的学识与气魄,刘桂五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在部队中连连晋升,年纪轻轻便已拥有了上校团长军衔。

  不过在军事上的成就,却并未让他自满自溢。相反其在部队中为人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口碑极佳。

  因此,刚刚年过30的他又被伤及授予重任,派去庐山军官训练团,接受进一步的培训。

  这一次培训,也让刘桂五更加坚定了自己从年少时就立志为国效力的理想。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时间,自己所效忠的政府竟选择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同胞,可对真正的敌人——日本军国主义铁蹄,却选择了不抵抗政策。

  

  图|蒋介石照片

  这让一直奉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政策的刘桂五,无疑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怀有强烈不满地刘桂五对国民党军队愈发失望,明明在民族危难时,可真正拥有良好军事武装的军队竟然选择屠杀自己其他的受难同胞,这如何能让他不对此感到绝望?

  心怀愤恨之情的刘桂武,于是毅然向张学良请求,带领五百名士兵,自发前往热河参与抗日战争。

  张学良本就不满蒋介石不抵抗主义政策,此刻对刘桂五的性情与气魄更加赞赏,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任命他为骑兵6师第18团上校团长。

  也正是这一次行动,给了刘桂五结识共产党人的机会。

  在蒋介石的对内政策下,不少一腔热血抗日的国民党将士们纷纷对自己所效忠的政府产生了质疑。

  而许多原本暗藏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也窥见了这次机会,纷纷开始与这些爱国之事进行思想上的交谈,刘桂五正是东北军中共产党人王再天所选中的目标之一。

  

  图|张学良照片

  他们无疑有着相当一致的愿望,无比渴望着为抗日救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也使得他们很快成为了至交好友。

  一次谈话中,两人谈及了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满腔热血的刘桂五情绪激动,对着这位知心好友怒斥自己对这个政策的不齿。

  “东北3000万同胞的血汗铸就了我们的一枪一炮,可现在当日本人侵占了我们的国土,欺辱着我们的同胞,占领我们的东北,他们却让我们不战而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沦为亡国奴。”

  这样高亢的情绪,让这名军人难得红了眼眶,他思及受难的同胞与残虐的日军,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满越发强烈。

  “这样的命令,让身为军人的我实在感到可耻可悲。”

  王再天同样感慨,他早就知晓刘桂五曾经主动掩护学生爱国行动的举动,此刻更是深受触动,两人之间的关系越发亲厚起来,而刘桂五所率领的骑六师与周边红军也逐渐结成了团结友爱的关系。

  

  图|日军攻占东北照片

  在1936年,两军更是共同签署了4条秘密协议,以达成“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目的。

  而中共方面也对于刘桂五的友好颇为感动,对他的爱国之心更是给予了高度肯定。

  为此,组织上甚至同意王再天以联络参谋的职权,多次向张学良身边的亲信副官举荐刘桂武此人。

  事实上,在刘桂五自请前往热河抗日之时,张学良便对他观感极佳,而此刻多了亲信们的举荐,他对刘桂五的重视程度自然也更上一层。

  1936年12月8日,不再愿意容忍蒋介石“不抗日”主张的张学良,终于下定了决心,命令华清池警卫队与刘桂五等人合作,共同执行捉蒋计划。

  

  图|蒋介石照片

  毫不意外的,刘桂五等人相当顺利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其忠心与胆略也得到了张学良的赏识,职位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成为了骑兵六师的少将师长。

  英雄战死,遗体无首

  不过,这场计划虽然推动了蒋介石出面表态支持抗日,但同样也让他对张学良的不满到达了顶峰。

  以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手握大权的张学良被扣押,其所率领的东北军也被蒋介石肢解。

  刘桂五心知蒋介石容不下张学良,更不会容下曾经亲自参与此次计划的自己,但他并不为曾经的决定后悔,反而更加坚定驱逐日寇的决心,毅然加入了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中。

  事实也证明刘桂五的选择没有出错,“东北挺进军”始终不忘初心,在热河一带与日寇坚持不懈的搏斗着。

  

  图|东北抗日军队照片

  一心收复东北的刘桂五率领着骑兵六师,在前线上浴血奋战斩,剿灭无数日军首级,也由此成为了当地一带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

  可刘桂五在国人心中的威望,却成为了日寇咬牙切齿的根源,他们绞尽脑汁地对付这支部队,不肯放过一切打压中国军人气焰的机会。

  1938年4月,这个机会终于到来。

  15日,马占山率领先遣军连夜攻打日军巢穴张北,他作为东北抗日名将,自然是有着相当出彩的军事领导能力,即便是面对着武器装备相当优越的日军,也能给予敌人重创。

  但面对伤亡惨重的我军,马占山也不得不选择,暂停进攻,以获得暂时的喘息。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部队在行军休整期间,日本人的支援很快到来。

  

  图|马占山照片

  4月21日清晨,马占山同将士们还带着刚刚结束战争的疲惫,却骤然大队日军包围,无数炮弹从天而降,钢筋铁骨的坦克毫无人性地碾压着我军将士们的生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占山同刘桂五等人经过了片刻的慌张,便很快制定了作战计划。

  他们决定,由刘桂五率领骑兵,为大部队打开包围圈的突破口,待大部分将士们成功突围后,再由刘桂五率领骑兵拖延日军追击,以完成断后掩护重任。

  事实上,想来在制定这一作战计划之际,刘贵无便早已知晓了自己的结局。

  或者说,早在投身抗日之际,他便已经想到了此刻的情景。

  他曾在寄予兄长的信中写道:

  “我这次出发抗日,不成功则成仁。如若成功,我们则会在故乡再次相见,如若成仁,那便是九泉之下了。”

  寥寥数语下,刘桂五抗日的决心,却足矣震撼人心,而他也真的用生命验证了曾经的诺言。

  

  图|正在围剿东北抗日战士的日寇实拍照

  在这场战役中,他同自己的骑兵战士们几乎是以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军的进攻。

  自己胯下的战马,手中的枪炮,身旁的战友,都成为了日军冰冷坦克下的血肉,也同样成为了大部队生还的机会。

  但滚烫的热血和呼啸而过的炮弹,还是让刘桂五晃了神,他不幸被炮弹击中,落于马下。

  周边的将士们见此纷纷试图上前将他拖回安全的后方,可他们的救人之心却同样给了日寇可乘之机。

  一波又一波的将士们朝着刘桂五奔来,而日军也立刻将火力集中于刘桂五身前,疯狂扫射着。

  眼看着故友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早已预知自己结局的刘桂武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再一次举起了自己的枪,可这次枪口却是对准了自己。

  他要用自杀,来拯救其他活着的战士们的生命。

  目眦欲裂的战士们望着自己敬仰的师长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但也不得不顺从他的心意,同其他幸存伙伴们拼命逃出日寇的包围,这场战役也终于画下了帷幕。

  

  图|抗战时期骑兵照片

  可当他们重回战场,想为刘桂五收敛尸体时,却发现日寇竟然还带走了他的遗体。

  师长为了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如今他们却连为师长收敛尸骨都做不到,这个消息无疑让所有的士兵们都沉重了起来。

  因此,在刘桂五的妻子刘素珍提议夺回遗体时,骑兵六师所胜的将士们虽大多身负大伤小伤,却依旧义无反顾地跟上这位女英雄的步伐,冲进日寇所在基地,成功夺回了刘桂五的遗体。

  可他的头颅却已被日寇割下,不知所踪。

  

  图|刘桂五夫妇照片

  将士们痛心却又无可奈何,而刘桂五悲怆的壮举也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就连曾经将他视为眼中钉的蒋介石,都亲自下令追赠刘桂五为陆军中将,并西安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还特意用雕刻的头颅与他的遗体合葬。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众人对英雄无首的惋惜,却改变不了国人对刘贵吾头颅去向的关注,这同样也是人间原次郎那张照片引起轰动的原因之所在。

  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中国自然也不会忘记他们。

  或许时至今日,有太多抗日民族英雄早已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的姓名或许被时间模糊,被岁月遗忘,可他们曾经为这份国土所抛洒的鲜血,却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敢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