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梵高“生日快乐”!1篇文章读懂他,原来他只是被误解的“疯子”

  不失联,需要你的加星

  点击上方蓝字→主页右上角 ···→设为星标?

  你好啊,我是朵朵 ~

  明天是梵高的生日。他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那幅《星空》。

  这是我见到的他的第一幅作品,当时也不懂什么 " 后印象派 ",只是有种说不出的震撼美感。

  他的一生和大多艺术家不同,生前他并不出名,过得并不好。有人形容:他跑的太快,时代在他身后气喘吁吁。

  今天,我会通过11 个「关键词」,带你走近梵高的短暂一生。希望看完后,对他的印象不再只是 " 割耳朵的疯子 ",而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文末还为你准备了" 至爱梵高"的观看链接,记得领取哦!

  10 年艺术生涯,却一不小心影响了世界

  · 1853 年,出生于荷兰

  · 1869-1876 年,梵高在古皮儿艺术商店当职员

  · 1876-1881 年,梵高四处游历,并在布鲁塞尔学习绘画

  · 1884 年,梵高创作大量风景画、农妇和纺织工作品

  · 1885 年,梵高创作《吃土豆的人》

  · 1886-1887 年,梵高在巴黎,深受印象派影响

  · 1888-1889 年,梵高定居阿尔勒,创作大量色彩丰富的作品

  · 1890 年,梵高受枪击去世

  1

  「少年梵高」

  1853 年 3 月 30 日,文森特?梵高出生于荷兰布拉邦地区的小镇津德尔特。

  位于津德尔特大广场上的房子,梵高的出生地

  他的成长比较曲折。

  13 岁辍学,3 年后去一家艺术公司当学徒,几年后先后被调往伦敦、巴黎,最后被解雇,之后他做过学校助教、书店伙计、业余传教士……

  13 岁时的凡高

  直到 27 岁,他才决定开始作画。

  短短 10 年,却为世界留下了惊艳的作品。

  2

  「寻找方向」

  在伦敦时,他走遍了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等著名艺术展馆。他很崇拜 " 农民画家 " 让 · 弗朗索瓦 · 米勒等大师。这是艺术对他的启发。

  在巴黎时,他对宗教有了浓厚的兴趣,而宗教也在后来一直引导着梵高进行创作。

  在矿区当了业余传教士后,他被称作 " 煤矿厂基督 ",他用一幅简单的画记录了当时的环境。

  1879 年,梵高在伯雷那琪所画的烧焦的植被

  3

  「转折点」

  梵高一生中,身边最重要的人,应该就是他的弟弟提奥 · 梵高了。

  在和提奥通信的过程中,梵高经常会附上一些小幅素描画,弟弟建议他把精力集中在画画上,梵高也开始相信,以画家的方式也能为主效力。这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提奥 · 梵高

  1880 年 10 月,他搬去了布鲁塞尔,开始研习绘画技巧,与画家团体交往。

  刚刚开始学习绘画,梵高会自己崇拜的大师米勒。和米勒塑造的 " 圣徒 " 形象不同,梵高的笔下的人物就是一个贫苦的农夫。

  1881 年,模仿米勒的《播种者》

  梵高在搬到海牙居住后,跟着画家安东 · 莫夫学习,莫夫教给他水彩画和油画的基本技法,他每天都在废寝忘食的学习。

  在短短学习的一年中,梵高的进步很惊人。他不仅掌握了素描的基础、技法,还有了敏锐的观察力。

  他不再是别人的学生,而成了自己的老师。

  4

  「苦恋」

  梵高的情感一直都不顺利。

  先是爱上了表姐凯伊 · 沃斯,但对方丈夫早逝,对梵高无意。在 1882 年初,梵高邂逅了曾经是风尘女子的西恩 · 霍伦尼克。她当时身怀六甲,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但梵高对西恩充满同情,决心要照顾她的生活。俩人租了一处房子,让西恩和她的幼女及刚出生的婴儿得以栖身。

  最终,梵高还是意识到他和西恩的关系没能像他期望的那样发展,于是决定了断。

  邂逅西恩的期间梵高创作了《忧愁》这幅画,表现了普世的孤独和背弃的绝望。

  《忧愁》1882 年 4 月

  5

  「农民画家」

  《吃土豆的人》1885 年 荷兰梵高博物馆藏

  在 1885 年 3 月底,梵高的父亲去世了,不就后他就搬到了画室居住。

  曾经出现在我们课本中的《吃土豆的人》,就创作于这时。

  这幅画充满了对其社会性与宗教性的情感,画面显得粗野。画面中人物的眼睛炯炯有神,表现出勤奋的劳动者的 " 力量 "。

  梵高想让提奥可以把画拿去巴黎的艺术市场上卖,但这并不现实:

  法国的 " 口味 " 偏好色彩,而梵高此时的画调尤其暗淡。

  6

  「由暗转明」

  看《吃土豆的人》与《向日葵》,我会感觉不是一个人画的。

  这种色彩的由暗转明,与他在巴黎的生活很有关系。

  《花瓶里的 15 朵向日葵》1889 年 荷兰梵高博物馆

  和梵高相反,弟弟提奥在艺术公司如鱼得水。他把色彩明亮的印象派风格介绍给了梵高,梵高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包括亨利 · 德 · 图卢兹—洛特雷克,埃米尔 · 伯纳德等。

  他的 " 眼睛 " 也从乡间、农民,转到了咖啡厅、街景、花卉静物、人物肖像身上。

  《意大利女人》1887 年 奥赛美术馆藏

  另一点重要影响来自遥远的东方。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浮世绘被荷兰人带到了欧洲,曾经「廉价」的浮世绘是作为包装纸来缓冲瓷器的撞击而存在,但偶然的被发现,影响了莫奈、梵高等一批画家。

  梵高不仅和弟弟一起收藏浮世绘,还在自己的作品中,临摹其色彩、线条,还用粗糙的笔法写下了或许不懂的日文。

  歌川广重的《大桥骤雨》1857 年(左)

  梵高的《雨中的桥》1887 年(右)

  藏于荷兰梵高博物馆

  《唐吉老爹》1887-1888 年 巴黎罗丹美术馆藏

  7

  「阿尔勒的黄房子」

  梵高曾经有一个梦想,他想召集一帮画家朋友,建立一个 " 南方画室 "。

  内心深处,他并不想孤独一人。他给弟弟的信中写道:

  你知道我一直都觉得

  画家独居是件荒唐事。

  独自一人,

  你就总会失败。

  离开了巴黎,他选择了更加宁静、阳光的法国南部普罗旺斯。1888 年 2 月 20 日,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之后,梵高终于来到了未来承载了许多杰作的小镇——阿尔勒。

  《在阿尔勒的艺术家卧室》1889 年 奥赛美术馆藏

  他租下了那幢著名的黄房子中的四间,三番游说,终于有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来赴约。

  他就是高更,也就是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画家原型。

  梵高画的高更

  高更画的梵高

  8

  「割耳朵」

  许多人对梵高的记忆,就是那个「疯掉的」「割耳朵」的人。

  《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1889 年,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藏

  两个执拗的人,在一个紧闭的空间,不断创作,同时也不断的争吵。

  他在给弟弟的信里写道:

  高更和我就德拉克洛瓦、

  伦勃朗等人的作品谈了很多。

  我俩的讨论过度激烈,

  有时候我们说完之后都筋疲力竭,

  就像耗完电的电池一样。

  两个人的摩擦日渐升级,高更威胁他说要离开阿尔勒,离开这里。梵高的焦躁、忧虑、痛苦转化为行动,终于有一天,他拿着一把剃刀去恐吓了高更。

  当晚,这把剃刀对准了自己,他割下一块耳朵,包在报纸里,送给了附近红灯区的一个妓女。

  这件事情甚至见了当时的报纸。

  1888 年 12 月 30 日《共和论坛》报的报道

  1889 年 5 月,梵高因为精神病状起伏不定,住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

  9

  「杏花开了」

  他曾经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

  被送进精神病院后,他稍微感觉好一些时,便又会全情投入创作。他画自己病院外的风景,临摹自己喜欢的伦勃朗和米勒。

  米勒的《午睡》1866 年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梵高的《午睡》1890 年 奥赛美术馆藏

  他在给弟弟的信里写道:

  至于我,健康尚好;

  至于未来,但愿,只是时间和耐心的问题。

  当然,这期间他的精神并不稳定,曾经还一度吃下油画颜料,因此被禁止工作了一段时间。

  仅仅一年,这个 " 疯子 " 完成了大约150 幅油画!这火一般燃烧的艺术力!

  1890 年 1 月,弟弟提奥的儿子出生了,他和妻子给这个新生命取名 " 文森特 · 威廉 · 凡高 "。

  很快,他们便收到了凡高从医院寄去的特别的礼物,也是如今打动了无数人的那幅《盛开的杏花》。

  《盛开的杏花》1890 年 荷兰凡高博物馆藏

  梵高给母亲的信里写过:

  我倒是更希望侄儿的名字和爸爸的一样——我最近常想到他——而不是用我的名字。不过,不管怎样现在已经定下来了,我就立即画了一幅画,挂在他们的卧房里:蓝天背景之下,大树枝上开满雪白的杏花。

  「杏花开了」,温馨美好。这一年,甚至还有几件好事发生:

  有艺术评论家给他的作品做出了正面评价;

  他的 6 幅画,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群展中展出了;

  其中《红色的葡萄园》成为他卖出的第一幅画;

  他离开医院来到了小镇奥维尔开始宁静的生活;

  有一位医生照顾他,也成为他重要的朋友……

  然而他的心里,事情并没有好起来。

  《红色的葡萄园》1888 年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藏

  《星夜》1889 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0

  「自杀」

  1890 年 7 月 27 日,梵高走进一片麦田,朝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

  当晚 9 点左右,他踉跄着回到客栈,告诉人们:" 我想杀了自己 "。

  弟弟提奥第二天就从巴黎匆匆赶回哥哥身边,然而没有留住他的生命。

  很多人一直认为这幅《麦田里的乌鸦》是梵高的遗作,但其实他在这一年的 7 月初就完成了这幅画,之后几周他依然高产。究竟,「最后一幅画」是什么呢?

  《麦田里的乌鸦》1890 年 荷兰梵高博物馆藏

  有的专家说,自杀当天,梵高其实在画一幅 " 充满阳光和生命力 " 的作品,《树根》。然而,没有画完,或许是有意为之,以示告别。

  《树根》1890 年 荷兰梵高博物馆藏

  支持了梵高一生的弟弟提奥在他去世六周后,为他办过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展览。之后,提奥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过半年,他也去世了。

  如果你去到瓦兹河畔奥维尔,会看到文森特 · 梵高和弟弟提奥 · 梵高的墓,并列在一起。

  11

  「爆红」

  梵高短短的 10 年艺术生涯,究竟创作了多少作品?

  有人统计,900 多幅油画,1100 多幅水彩、素描……超过 2000 张作品,卖出去的,也只有那一幅。

  很多人不解,怎么他就 " 爆红 " 了呢?

  其实,在提奥去世后,是他的遗孀乔 · 梵高成为了重要推手。

  她尝试用各种方式提高梵高的知名度,比如向世界各地博物馆出接参展,将梵高和提奥的通信辑录发表等。他的画与他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才成为世人追逐的对象。

  他在 1888 年 10 月 25 日左右,给提奥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的画卖不动,

  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但那一天终将到来。

  人们会认识到这些画

  要比颜料和我们花在上面的,

  我困顿的生计,更有价值。

  在今天,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是超级大 "IP",音乐、电影、文创周边……一个梵高,养活了千千万万人(的财富和精神)。

  这一切,都和梵高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他想达到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

  而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带着我的热情,

  我的冷漠,

  我的狂暴,

  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信仰,

  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

  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

  后来,有了一切。"

  ——梵高

  获取梵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