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朝诗人握个手》:原来如此!唐诗也很“卷”

  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那些写诗的人,也是我们的宝贝,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才子们的故事。

  据全唐诗不完全统计,整个唐朝时期,289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2300多位,近5万多首诗作。这比西周至南北朝1600多年遗留诗歌总数还超出2-3倍!

  为啥唐诗这么多?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却是很有趣。为啥,他们为了考试!

  

  01 围观各位大咖们的考试

  在唐朝,为了科举考试,就没谁能真正潇洒走一回的。

  比方在唐朝中期时,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考贴经,第三场考策文,逐场定去留。

  也就是说先拿首诗来看看,不合格就不用参加下面的考试了,如果考生写的诗没被看中,接下来考经典阅读,以及考策论,他再想发挥都没门。

  所以写诗就是海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都未能免俗,诗歌就是他们走上仕途必备的敲门砖。

  问题是,大家都写,看谁的呢?说白了也是各花入各眼,很难决定。况且人家的考试不糊名,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谁写的了,咋办?

  也很简单,要么拼关系,要么拼名声。

  主考官会先弄个通榜出来,也就是不少的王公贵族,文坛领袖等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人才,从中选择比直接海选简单多了。

  考生们除了写诗,还要让自己有名气,可以被人推荐。

  他们把自己平时写的诗和文章誊写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然后卷起来包装好,在考试之前送给那些有推荐权的贵人们,求他们说句好话,让自己上通榜。这个事呢,就叫做行卷。

  所以啊,考生们要写诗,不止要写,还要多写,还要好好写,写过还要好好包装和宣传。

  你说,唐诗多不多?

  就拿李白来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流传至今的有990多首。其中也有30首干谒诗,可以理解了自荐书。

  

  02 出名要赶巧

  在这个考试大纲的要求下,我们的大咖们也为出名想了很多招式,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成名之路。

  有一哥们是这样的,有一天,街上有人卖琴要价一千两,贵,死贵,但他把琴买下来了,惹得大家纷纷回头,这哥们,谁,这么有钱!

  然后他告诉大家,“明天,我要开宴会,都来!”

  第二天,他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琴砸了,他又说,“吾乃蜀地陈子昂,有锦绣诗文上百卷,却没人赏识,这把破琴有什么稀罕的呢,可它却卖出天价,我不服!”

  这位就是写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这有砸琴的,也有出家当道士的。

  我们的李白先生也一样,他的确一辈子也没参加过朝廷组织的考试,但是他一直坚持学习,学习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就是长期训练格律诗赋的写作,走上了另外一条求官之路——荐举。

  他也得到了唐玄宗的最高规格的接待,但是唐玄宗并没有给他实权,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皇帝写诗作赋,陪他游玩。

  他写过大量的政治抒情诗,诗里充分表达了他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但是他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作为。

  会不会是他眼高手低,又或者是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他豪情万丈的情怀,就不让他掌握权柄了呢?又或者就是他的自荐信写得太不谦虚了,太能得瑟了呢。

  故人已乘黄鹤去,后人们只能感叹一番了,那些人,他们把青春理想,把爱恨思念留给了我们。

  

  03 那些年,他们的神仙友情

  在课本中,我们也读诗,读多了,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诗人们的神仙友情。

  比方说,刚刚提到的李白先生一首《蜀道难》,令八十多岁的贺知章惊呆了,惊呼,“好诗好诗,你是贬到凡间的神仙吗?”

  贺知章就是那位“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一个可爱的老头。李白写《对酒忆贺监》怀念这位忘年交。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李白也是孟浩然的粉丝,两人分别时拉着手,不舍得分开,写《送孟浩然之广陵》记录这份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朋友圈不止有太子老师的贺知章,还有当时的日本留学生。晁衡要回国,李白写诗给他: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也做了一首《望乡》送给李白。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杆菌痛苦屋。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诗圣对诗仙的友谊也是真情流露,满心崇拜。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单纱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是读不完的情怀。

  

  0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读诗,也许只能从诗中感觉到他们那一时一刻的心情,却不知道他们与我们一样,只是时空不同罢了。

  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穷苦一生,被命运反复折磨的他最终暴病而亡,连给他处理后事的人都找不到,最后,韩愈,张籍等几个朋友将他葬在了洛阳。

  记得那个写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吗?后来的他凭借了政治手段,成了宰相,不久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首席宰相、封为赵国公、真正登上了权力巅峰。但是宣宗继位以后将李绅定为酷吏,剥夺了他的荣誉称号,子孙不得做官。而这个时候,李绅已因病去世。

  当然在任何时代,也总有一些人活得精彩纷呈。

  有的人一生都在考试,也有的人一生顺遂。27岁的白居易获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进士的17个人中最年轻,他曾意气风发地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还有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杜牧,他的故事也是一样的,开始在湖州担任刺史,后又被调往长安胜任的中书舍人,虽然只是起草召令,但却能参与机密大事的谋划,属于核核心权力层。晚年每日写诗作画,在平静的宅男生活中安然离世。

  05 结语

  有趣的书就是这样,读后不自觉地受它影响,心情不自觉地飞扬起来,连下笔也不自觉地轻快了许多。在此推荐,《和唐朝诗人握个手》,一本可盐可甜的书,可捧读之。

  

  它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配以搞笑的漫画,讲述20位大唐诗人的科举人生。剧场感十足,读来爆笑连连,像看了一场关于唐朝诗人生活的纸上脱口秀。

  作者是急脚大师,中文系毕业,专注古代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唐诗宋词、古文等历史文学的研究,善于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严谨地讲述历史。已出版《和古代学霸握个手》。“和古人握手”系列还在陆续出版中,值得期待。

  END: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