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曾国藩和朱元璋一个共同特点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原标题:曾国藩和朱元璋一个共同特点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看了唐浩明版的《曾国藩》和《明朝那些事儿》,思考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基层的人员是如何逆袭成功的,至于前期是如何借力,他们各有各的方式。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是从开始贯穿到结束,那就是识人,简单来说就是知人善任。
从茅草屋的风雨到皇觉寺的孤灯,从滁州刀光剑影到鄱阳湖的烽火连天,朱元璋从千军万马奔驰而出,从尸山血海站起来;他经历过无数磨难,不畏惧所有权贵,不惧怕任何敌人,历经千辛万苦,凭借自身勇气和智慧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王朝。
朱元璋虽然出身寒门,但心理素质和心思缜密一直是他的优势。在能力和计谋上,他不如刘伯温。在武功和领兵方面,他也不如徐达、蓝玉等人。可见,能控制这么多能人异士,不是运气。朱元璋依靠自己的细心和善于识人,帮助他成功建立了明朝。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说明朱元璋的人识人的能力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能广揽人才,决定在科举取士之外,从太学中直接选拔优秀学生任命官職。作为锻炼,朱元璋让被选中的太学生们抄写公文三年。偶得空闲,朱元璋便偷偷观察太学生们的抄书情况。
这一看,朱元璋可是大大不悦,众太学生工作态度极不端正,他们以为未来前程锦绣,并没拿抄书当回事,整日嘻嘻哈哈。唯有一人正襟危坐认真抄写,朱元璋记下了他的名字——夏元吉。
转眼抄书期满,朱元璋下旨所有太学生派往各部院继续使用,只有夏元吉一人免于试用被直接任命官职。夏元吉历经三朝,官至户部尚书,他一生勤勉工作认真。朱元璋以小见大,真没看错人。
曾国藩虽然没办法和朱元璋进行比较,但是,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托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是他的人生历程依然影响着后世,其中他的识人的智慧一直被大家所学习。
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几个女婿,都很失败,因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不关心,导致几个女儿的人生都非常的不幸,曾国藩晚年的时候对这件事情也非常的自责,同时,他对自己的迂腐也承担了应该有的惩罚。所以对于小女儿的婚事,曾国藩希望小女儿不要出现前面几个女儿的不幸,对小女儿的婚事格外的上心。
在唐浩明版的《曾国藩》是这么描述这个:
“四个女婿都没选好,这是真的。别人都说我会看人,女婿都没选好,还谈得上什么会看人,我心里惭愧。”曾国藩沉重地低下头,好一阵又说,“我想清楚了,过去选女婿,其实不是选本人,而是选父亲。父亲好,并不能保证儿子就一定好。还有,过去选的是小孩子,没有长大成人。小时聪明可爱,长大后不一定成器。这次不同,聂家老五已定型了,今后只会越来越懂事,越变越好。我相信,满姑的命要比四个姐姐好得多。”
曾国藩对聂缉椝的评价是擅长言辞,头脑敏捷。后来在自己的夫人的测试中,聂缉椝也表现得非常的优异,对自己的家人心细体贴。
通过一次简单的交谈,曾国藩便能识别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从多个维度对人完成了识别和考察,识人的本领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和一直值得学习的内容。《曾国藩》和《明朝那些事儿》值得一看
【东方甄选2件9折】【全套共9册】明朝那些事儿1-9增订版 中国历史故事 【下单赠一战战史+二战战史
¥253领券减10
京东
购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