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东的人生故事:澳洲留学八年,归来转行做主持,靠经历成就自己

  原标题:马东的人生故事:澳洲留学八年,归来转行做主持,靠经历成就自己

  前言

  “我太爱相声了,但是我讨厌这帮说相声的人。”这句话出自著名相声大师马季老师之口,众所周知,他也是相声界的领人物,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相声人才,姜昆、刘伟、赵岩、冯巩等众多相声弟子。

  马季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相声大师马季老师的独生子马东,身为父亲的马季并没有像演艺圈众多名人一样让儿子继承衣钵,反而从小给儿子下了“不准学相声”的伤命令。

  马东

  究其原因,郭德纲也曾直言说不希望儿子郭麒麟学相声,“干过这行的人都知道,太苦了!”所以马东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

  如今55岁的的马东也在娱乐界混的风生水起,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马东的人生故事。

  儿时的困惑

  马东,196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他三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马季。小时候的马东,并不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小男孩,因为在幼儿园里过于闹腾,仅半年时间就被老师早早的劝退回家,可他依旧屁颠屁颠的混进了小学。

  从前相声学艺难也艰苦,父亲会将徒弟叫到家里手把手地教,还包吃包住。在马东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总是人来人往,一个三居室的房子,天天挤着7、8个人,尤其吃饭的时候,感觉人特别多。

  马东上小学的时候受父亲光环的影响令他困惑不已,别的小孩在学校被欺负,不是被高年级殴打就是被勒索钱财,但到了马东这里却完全不同,那些欺负他的人会把书包往他脸上一怼,逼着他说一段相声。

  就算他跑去告老师,结果老师并没有马上去帮他解决,而是满眼期待地对他说:“来,先说一段。”类似这样经历,还不止一次。略感绝望的马东,很早就体会到了星二代的悲哀。那个时候,“马季的儿子”这五个字,是他最不想听的。

  其实马东小时候嘴皮子也挺溜,挺喜欢相声。父亲深知相声行业太苦,这条路不好走,对马东说:“你不适合相声,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80年代,国内掀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出去热潮,除了公派留学,还能自费出去。高中毕业的马东,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了澳大利亚学习计算机专业。

  留学经历

  1988年,20岁的马东孤身一人来到了澳大利亚,他和其他穷学生一样,靠着打工维持自己的留学生活。刷盘子,打零工,清洗袋鼠的睾丸袋。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他把能吃的苦都吃了一遍,这段留学生活的经历,也是马东不愿提起的。

  顺利毕业之后,马东按照父亲的意愿在一家大公司找到工作,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IT男。当时程序员一个月的工资都能顶上父亲说一年的相声,父亲也倍感欣慰,给儿子选的路非常正确,将来儿子肯定会成为一个互联网精英人士。

  正是这份八年澳洲的工作经历,让马东体会到了财务自由的快乐,但是对于男人而言,永远不会只满足于当下的生活状态。

  回来改行

  1996年,马东不顾家人反对想要转换行业,就因为他偶然一次,看到了台名嘴胡瓜主持的《金曲龙虎榜》脱口秀节目,诱发了他深埋心底多年的文艺梦。马东觉得,原来这样的工作也可以赚钱,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当主持人。

  儿大不由爹,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辞去了工作,毅然回到了北京,为了文艺梦想,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视专业。其实刚从澳洲回来的马东也挺迷茫,也摸不准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无处发泄的他只能沉浸在北京的各色美食里寻找些许慰藉。也正是这次的决定,马东踏上了被命运安排的人生。

  1988年,年近30的马东,在朋友的鼓励帮助下,才有机会进入湖南电视台主持节目。他开始在谈话类节目《有话好说》中担任主持,观众对湖南台忽然多了一个胖胖的主持人,百思不得其解,可很快他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多年的国外生活,让他的思维很超前,他思考节目的意义,选择做一些有教育、深挖背后故事的话题,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节目内容探讨关注农村、农民工、弃婴、恋爱等社会青春问题,他的言语犀利,对尖锐问题的谈论经常会让节目工作人员提心吊胆,直冒冷汗。节目播出一年多后,因多次触碰社会青春高压线,被勒令停播了。

  在最后的节目停播通知会上,马东流下了泪水,作为节目的选题策划人,他曾经多次为了选题跟导演吵架,最后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激进”让许多人的心血就这样被打了水漂。

  事后马东回忆说,成年人的世界不能任性,从那儿以后自己也变时尚了。多年后,曾经的同事汪涵说:“当年马东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

  2001年,时尚的马东离开了湖南卫视,参加了《挑战主持人》制片人的竞聘,凭借丰富的主持经验让他脱颖而出,进入2023电视台工作,成为《文化访谈录》的制片人兼主持人,同时还担任着《挑战主持人》的制片人和主持人工作,全国综艺节目主持人选拔活动总导演,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阶段。随后他的事业,也开始顺风顺水。几年下来,凭着不懈努力,马东主持的《挑战主持人》收视率在电视综合类节目中名列前茅。

  2007年,马东成为第5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总导演。荣获2008年我们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作品奖。并在2009担任年2023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导演,首次登上舞台表演相声《五官新说》获得了观众评选曲艺杂技类的一等奖,没有和父亲学过相声的马东,初次尝试相声就有如此不俗的表现。

  马东用自己的实力向父亲证明不按规划好的路走,依旧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上有突出表现。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自己不仅是相声演员马季的儿子,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功洗去了“马季儿子”的标签。

  此时的马东已经40多岁了,追求的名誉声望都有了,只要安安稳稳地工作几十年,便可以光荣的退休。就在别人觉得自己应该稳步发展的时候,马东又突然拐弯,再一次选择重新出发。

  重新出发

  2012年,44岁的马东眼一闭心一横,扔掉了自己的黑西装,也扔掉了所有的条条框框,离开了媒体人争相前往的电视,入职爱奇艺工作。

  很多人都不理解,马东为何放弃电视的铁饭碗?马东对这些质疑回应说,自己在2023电视台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后的人生需要做出新的转变。

  60后的马东居然身穿苏格兰小裙子和蔡永康、小高,外加一群90后嘻嘻哈哈搞起了《奇葩说》,作为主持人的马东的主持风格严肃又不失幽默。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还搞得挺好。在《奇葩说》里,马东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国度。

  就连毒蛇金星老师参加完《奇葩说》都对马东赞赏有加!当别人给《奇葩说》高度评价,赞其拓宽知识边界时,马东的回答却显得很是谦卑,他说“我们只是想做个娱乐节目”。

  2013年,马东出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一职,全面负责爱奇艺的内容采编及制作工作。在他任职期间,爱奇艺独家购买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国产剧《爱情公寓4》、热门综艺《爸爸去哪儿2》、《无限挑战》等版权,还推出了《盗墓笔记》、《汉字英雄》、《心理罪》等网剧项目,这些热门剧集的独播让爱奇艺迅速成为视频内容巨头。

  2015年,47的马东在外界传闻爱奇艺即将上市之际,个人价值即将变现的时候,宣布离职爱奇艺,开始个人创业。他带领《奇葩说》团队,成立了互联网内容制作公司米未传媒,并作为创始人出任CEO。

  米未传媒成立5个月后,就完成A轮融资。而在这之前,公司就已经开始投资其他项目了。网红、出镜、知识付费等等,米未都没有错过当下最热门产业。

  公司后来自主开发的互联网内容产品包括:《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乐队的夏天》《奇葩说》《奇葩大会》《饭局的诱惑》等系列原创网络综艺节目。

  马东再一次尝到了胜利的果实,这一年他刚好50岁。再次点燃超爆人气,摘掉了《奇葩说》的帽子,成为我们网综娱乐领域的大咖。时至今日,马东仍是公司里唯一的“老人”,在他手下工作的几百号人,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有空就“挤兑老板”也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一。

  结语:

  马东自己说:“涉足娱乐圈并不是我的初衷,更不是我的专长,我之所以神采奕奕地站在这个舞台,完全是因为女子的关心和鼓励,是爱让一个男人不断地成长!”

  小编觉得娱乐有时候像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困境中的人继续走下去。就生活而言,很多东西没有低俗和高雅之分。

  生活中的马东和父亲一样,在京圈内口碑极好,评价也高,他能有今日的成功,不是因为别的,完全依靠自己的才华。郭德纲也曾评价马东,说他“早早就活明白了”。用马东自己的话来说:“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所有经历叠加到一块儿,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您对马东的人生经历有什么评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