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沽名钓誉 鸿门宴放虎归山
项王沽名钓誉鸿门宴放虎归山
上期咱们说过,杀掉子婴的项羽,是否真的是人生赢家呢?提起项羽,不得不说让世人家喻户晓的“鸿门宴”,现在人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不怀好意的宴会。而“鸿门宴”一词,便是由项羽宴请刘邦而来。
![]()
众所周知,鸿门宴上,项羽轻易的放走了自己的对手,间接导致了日后的败局。那么,项羽为什么不听范增的劝告,让刘邦乘机溜走呢?鉴古君认为,其原因有五点:
第一,项羽认为自己实力强大,刘邦势力弱小,灭掉刘邦只是分分钟的事。这时候,项羽的军队四十万,在新丰鸿门;而刘邦的军队仅十万,在霸上。军事实力的悬殊,让一向战无不胜的项羽更加自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第二,刘邦是项羽的义兄,如果在宴会上杀死刘邦,则会让天下诸侯认为项羽不仁不义,影响他“合纵长”的声誉,会让自己作为正义之师的统帅脸上抹黑。
![]()
第三,范增虽然苦苦劝说,但年轻气盛的项羽认为,这个老头子过于保守、谨慎。项羽出身高贵,又是纵横天下的军事奇才;而刘邦市井无赖,虽然一时侥幸率先攻入咸阳,现在却主动前来赴宴请罪,充分说明刘邦惧怕自己,对自己并不构成威胁。
第四,自家亲叔叔项伯的劝谏,让项羽认为杀掉刘邦弊大于利,弄不好会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群起而攻之,那可就不好办了。可是项羽哪里知道,项伯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一方面他为了报答刘邦部下谋士张良曾经的救命之恩,还张良一个人情;另一方面,刘邦又和自己攀上了儿女亲家,杀掉刘邦,对项伯并没有好处。
第五,鸿门宴上,在刘邦声泪俱下的表演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注意:“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请注意表演家刘邦的措辞,他在项羽面前以臣自居,对项羽恭敬有加,让心高气傲的项羽十分受用。所以项羽当场气就消了,和这位义兄重归于好。
![]()
综上所述,才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危险也终究被樊哙成功化解。席间,如坐针毡的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迅速逃回军营,化险为夷。
![]()
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鸿门宴上,项羽的优柔寡断,为他日后自刎乌江的悲惨命运埋下了祸根。那么,鸿门宴上,捡回一条性命的刘邦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关注鉴古君下期讲述:《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