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苏小清传,县令千金主动追求落魄书生,书生却两次辜负她
话说宋朝时期,庐江知县有个女儿,叫苏小清,年方二八,长得如花似玉,柳叶弯眉,杨柳细腰,肌肤晶莹,仪容端庄,性格风流。
有一天,苏小清在后院花园散步赏花,看到一个男子躺在花丛中睡觉,于是大声呵斥道:“你是谁,敢来这里睡觉?”那男人说道:“我叫方生,是县衙的官吏。我从小就博览群书,擅长诗词歌赋,希望有朝一日能科举高中。可惜我家贫穷,现在只能在县衙做事谋生,刚刚困了,就在此休息一下。”
苏小清见方生长得英俊倜傥,相貌不凡,不由暗暗想道:“这书生长得精神秀丽,不知道有没有学问?”于是指着后院山水叫方生作诗一首。
方生见女子长得貌美,不觉心动,于是做了一首情诗挑逗她。苏小清听了,觉得诗非常好,不由对方生暗生情愫,就说道:“以前有司马相如弹琴挑逗卓文君,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私奔;后来又有韩寿在贾氏窗前吟诗,贾氏偷偷赠予香囊定情。“苏小清停顿了一下,娇羞的说:”现在你方生用诗挑逗我,你敢不敢学古人与我在此定情?”
方生说:“我只是一介书生,怎么能配得上姑娘?”
苏小清见方生拒绝,不由羞愧地说:“我一个女孩子都主动与你相好,你却拒绝了我。你刚才却作诗挑逗我,我定要告诉我爹,治你的罪。”
方生见苏小清体态轻盈,容貌秀丽,也不觉情动,就答应了苏小清的定情。于是二人进入花丛之中,一番云雨,私定终身。
云雨已毕,方生依依不舍地向苏小清告别:“小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相见?”苏小清说:“今日一别,爱郎要辞职回家,安心学习,等将来科举高中,再请媒人来我家求亲。我会找借口不嫁人,爱郎可别忘了小清。”
星夜赴考场
方生依依惜别,回家后苦学二年,去参加科举考试,终于高中。方生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庐江找苏小清。结果庐江的衙门官吏告诉他:苏知县生病死了,知县夫人带着苏小清回扬州娘家了。于是方生又一路快马,匆忙赶到扬州寻找,等到了扬州,找到了苏小清外公家时,却发现宅子已经换了主人,苏小清一家不知去向了。听到这个消息,方生不由伤心欲绝,自此,每日借酒浇愁。
这天,他的好朋友张生和刘生来扬州看望他。二人见方生天天烂醉如泥,就问他:“方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不妨说出来,让我们兄弟二人开导开导你。”方生就将苏小清定情后又失踪的事告诉了他们。张、刘二人听了,不由嘘声不已。刘生说道:“苏小姐确实是难得的佳人,可惜有缘无份。方兄想喝酒,不如我们去找个地方喝酒。”于是二人带着方生去了扬州最有名的青楼——倚红楼喝花酒。
三人来到倚红楼,刘生叫了酒妓。那酒妓长得是眉如柳叶,面如桃花。酒妓先是陪三人喝了几杯茶,三人感觉不过瘾,就端来酒壶开始喝酒。那酒妓说道:“我们这前不久来了个歌妓,长得俊俏,唱得也好,不如叫过来唱歌曲助助兴,怎么样?”三人自然高兴,纷纷叫好。
不一会,一个女子款款走了过来,头带青纱,手里端着琵琶,来到桌边,坐下就开始边弹边唱。那女子唱得果然好听,三人听着过瘾,在一旁击掌助兴。可是方生越看越惊疑,他走近那女子仔细端详,看那体态身段,还有那声音越看越像苏小清。那歌妓见有男子靠近,抬头一看,不由心里震惊,这男子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方生吗!
原来这歌妓就是苏小清,她父亲病逝后,就跟随母亲来扬州投靠外公。可惜一年来,外公和母亲相继病逝,家中也没别的亲人,外公家本就不富裕,现在只剩苏小清一人。苏小清手无缚鸡之力,无法营生,坐吃山空,最后只能沦落风尘,来青楼卖唱。
此刻,苏小清和方生在青楼相遇,两人互诉衷肠,唏嘘流涕,掩饰不住悲伤之情。一旁的张生和刘生也感觉是造化弄人,连声叹气。
夜深了,众人各自回家。方生也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今日忽然遇到苏小清,让他又惊又喜,又是不知如何是好。当初自己是落魄书生,苏小清是县令千金,如今自己科举高中,可是苏小清却沦为娼妓,这一升一降,让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面对苏小清。
![]()
正当方生发呆时,窗外有女婢轻声喊道:“方公子,苏娘子有请公子单独过去小坐。”方生听了就跟着那女婢一起去见苏小清。
方生来到苏小清的住处,见苏小清脸上涂了胭脂,头上戴了首饰,仍如当初认识时那般娇俏秀丽,不觉也是看得痴了。苏小清见方生的痴样,心里又羞又喜。
此时,无人打扰,两人牵着手,搂着腰,互诉相思之情,几杯相思酒下肚,却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当天夜里,方生留宿在苏小清的屋内,再续姻缘。
第二天一早,方生准备告辞回去。苏小清伤心地拉着方生的手说:“我和你分别了三年,现在刚遇见,你怎么又要走呢。”
方生说:“昨日听你说,你已经许配给司理院的薛官人做妾了,过几月就要随他回家了,我如果还住在这,被薛官人知道了怕是麻烦了。”
苏小清说道:“我这宅子有一个小房间,平日里没人注意,等薛官人不在,你可以住那里,到时你我吟诗喝酒,郎情妾意,岂不快乐。”
方生一听,顿时大喜。于是二人继续饮酒作乐。从此,方生每逢薛官人不在,就跑来与苏小清私会。
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朝廷的任命下来了。方生接到任命,心中欢喜,准备去抚州上任,只能和苏小清依依惜别。
当地官吏送至码头,方生乘船沿江而上。这天夜里,船停泊在豫章城下,方生坐在船边观赏江景,心里却是闷闷不乐,于是独自一人喝酒解愁。正当他喝得迷糊间,一艘画舫咿咿呀呀地划过来,船窗大开。方生走出船舱一看,只见那画舫内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妇人,年约二十余岁。小妇人对面坐着一位相貌丑陋的男人,年约五十余岁,想来是那女子的夫君。那男子正举杯饮酒,那女子则抱着琵琶轻唱小曲。
待那画舫靠近,方生才看清那貌美小妇人正是苏小清,不由得悲由心生,又不敢大声喊她,于是高声唱起了相思之歌,那歌正是方生在扬州苏小清小宅私会时经常唱的。
苏小清正唱着小曲伺候着薛官人,心里却是愁苦,忽然听到熟悉的歌声,仔细一听,正是爱郎的歌声。小清放下琵琶走出舱外观望,只见方生正站立在舱门之外深情地看着她。两人双目传情,却又不敢相认。于是,苏小清回到舱内,再次抱起琵琶,唱起了相思歌曲,那歌曲正是与方生私会时对的歌,讲的是愿与方生私奔的心愿。
乔装私奔
方生听得又是伤心又是内疚,随即找来几个力壮的挑夫挑行李,等到夜深时分,轻轻叩响苏小清的舱门。苏小清提着鞋屏着气,悄悄地出了船舱。方生见苏小清出来,牵着她的柔荑下了船,两人换了衣服,乔装一番,坐着马车从旱路迅速往抚州赶去。
到了抚州,方生上任就职,又与苏小清成婚生子,终得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