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珍的爱情故事

  刘巧珍是深爱着高加林的,但更多的是爱上了他的满腹才华。巧珍本身就是十分聪明的,也愿意上学读书,可是她父亲刘立本偏偏不让刘巧珍念书,让她在家干活,为他卖力赚钱,刘巧珍只能早早地离开校园并帮着操持家里的大小活计。

  别看刘巧珍读书少,但是对读书十分向往,特别是对有学问、有才华的同村青年高加林更是崇拜到高山仰止无以复加的程度,那个满腹才华的青年后生高加林,填补了刘巧珍对未来老公的所有美好想象。

  我们看到,刘巧珍的爱是无私的,她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她只是想默默地爱着她心中的高加林,看着他幸福,盼着他快乐。她的爱是真挚的,她愿意为了高加林付出一切,包括世俗高低不平的眼光。她的爱是伟大的,她用她的爱让高加林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真情。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刘巧珍和高加林都是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思想价值观念的人。刘巧珍外向、淳朴,性格完满得像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而高加林则热情、敏感,心眼比天高。

  高加林曾多次彷徨地徜徉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那时,他还是一个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无法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的年轻人。他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憎恨,他既可爱,又可悲。

  但我们认为,对比巧珍来讲,高加林是幸运的,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他不愿庸庸碌碌的生活,极想有所作为,在他的身上有巧珍为之着迷的魔力。可我们也说高加林又是那么不幸运,他毕竟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太大的距离。这些使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直徘徊、郁闷,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

  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亲人,但他十几年拼命苦读,就是为了不跟他父辈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虽然他内心深处也从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却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时时渴望逃离这贫瘠的黄土地,并为之努力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却常常被现实扑了个空,最终他们的爱情结尾必然令人扼腕叹息。

  虽然他们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殊性,但究其根源,是因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存在巨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破裂和悲情收尾。

  这让我们认识到,在爱情中,男女双方的性格和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能影响并决定了曾经海誓山盟的双方是否能够在一起,是否能够幸福。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爱情中,人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念相似或者能够相互包容和理解,他们的爱情可能会更加稳定和持久。但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念相差太大,甚至相左,他们可能会在爱情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甚至可能会导致爱情的破裂而走向悲剧结局。

  芸芸众生的我们,都有权利炙热地追求着美好,寻觅着爱情。我们认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己和对方的性格和价值观念,并努力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想法和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段健康、稳定和幸福的爱情关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