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少年金科为报家仇,不惜以身为饵
金员外,是古代某城的一个富人。他非常善于经营,家里开了一家琉璃厂,每个玻璃灯样子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的,非常时髦新颖,所以不仅售价高,也很容易卖出,几年工夫,富甲一方。
精巧的琉璃灯
本地一个大官,叫关梧良,见到金员外发了大财,非常嫉妒,于是派仆人去金家买了十几个琉璃灯。第二天,一伙恶奴跑到金员外的店铺又砸又抢,一时乱哄哄,金员外连忙哀告众恶奴停手。
为首的恶奴道:“你家卖的灯质量太差,昨晚点上以后爆炸了,伤了我们老爷和夫人,现在还躺在家不能动弹,现在要将你的店拆了,以后不许再做这害人的生意,还得把你的尽数家产都抄没充公!”
金员外听了,大叫“不好!”,也不管这店铺了,横冲直撞地跑回家,所幸店铺离自己家不远,不过两条街就到了。
金家灯笼店
来到门口,金员外的脑袋“嗡”的一下,差点气得栽倒:只见家里人来人往的,大部分是穿着官差服色的人,把家私细软一箱一箱往外搬,不少房屋已经被清查完毕,贴上封条了。金员外的夫人抱着年仅十四岁的儿子金科哭得死去活来。
金员外只有两手两脚,此时根本无法阻止那些人的抢掠,无奈之下,干脆也抱着夫人和儿子痛哭。夫人让金员外去报官,金员外道:“官府就是关家的,告了能有用吗?”
金科却人小胆大,镇定自若地安慰父母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二老不用伤心,不能卖琉璃灯了,还可以做些别的为生。”
金氏夫妻
第二天,金科偷偷跑到关家门口徘徊,不一会儿,关梧良出了门,他的夫人笑盈盈送他外出,二人都是春风满面,完全没有受伤的样子。金科明白了,所谓的琉璃灯爆炸伤人,都是子虚乌有。
金科默默回到家,不敢把这事告诉父母,唯恐他们过分伤心气闷,更添愁烦。然而经此一事,金员外已经心灰意冷,没有了继续做买卖的心思,每日里萎靡不振,不到两年,两口子都忧郁成疾,相继离世了。
舫中看戏
这一天,正值关梧良要过五十大寿,请了一班小戏子来唱戏。班主叫包三,底下十几个小戏子都是他的徒弟,其中有一个叫包愁的,长得秀丽温雅,袅袅娜娜,比别人更出众,只是进班的时间不到半年,还不会唱戏,只能做些为主人家斟茶倒酒,献媚调笑的活。
关梧良坐在雕梁画栋的大游舫上,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岸上的戏曲,包愁侍立在旁边,殷勤地为关梧良和桌上的客人斟酒,每每和关梧良眼神相撞,都报以莞尔一笑,十分暧昧。
金科接近仇人
酒宴撤下,众宾客散去之后,关梧良把包愁继续留在大舫上,进了舫内,里面陈设精巧,床桌凳椅俱全,香炉里阵阵幽香扑鼻。包愁会意,用掸子替关梧良掸了床,把他扶到床上,脱了鞋袜,斟了香茶,侍奉得十分殷勤。
关梧良熏熏大醉,不断地说些挑逗的话,包愁只是微笑不语,关梧良不禁神魂颠倒,将一众仆人全部撵出,只留包愁一人侍奉。包愁关上游舫的门,插上门闩。
仆人趴窗
仆人们都在舫外的桌子上喝酒吃菜,划拳猜令,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有个仆人听见舫内传出了一阵奇怪的“咯吱咯吱”声,连忙开门,却开不开,知道门已经反锁,遂跑去趴着窗户往里看,见舫内没有上灯,漆黑一团,无声无息。仆人料想应该没什么事,于是转身离开,走了没多久,忽然听见“噗通”一声,大舫底下一阵水花四溅,似乎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里。
仆人们都听见了响动,连声喊叫主人关梧良,半天无人应答,于是撞门而入,只见主人软塌塌地躺在椅子上,脖子还套着一根粗绳子。探了探,人已经断气了,脖子上有紫色的勒痕。急忙寻找包愁,也并不见人影。
原来,包愁就是金科,他因为生得非常清秀,就是很多女孩儿见了他也会自愧不如,于是想到化名包愁投奔戏班,接近关梧良,伺机报仇。
金科本来想着跟仇人同归于尽,不料关梧良是在游舫上过寿,也算是天公开眼,金科这几年里颇学会了水性,刚好就能借着水逃生,那落水的声音就是金科潜水而逃了。
当一个人受到极大不公,仇恨永世难消时,谁不渴望自己是荆轲再世呢?纵然是以卵击石不能成功,好歹能挫仇人的锐气,何况金科最后还成功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