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探究竟|《了不起的歌》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一首歌就是它的时代的声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音乐故事类节目《了不起的歌》致力于用流淌的音符,记录着时代前行的脚步。这是一档具有新闻热点且流行度高的音乐故事类节目。
《了不起的歌》的制片人刘林,是一名新闻专业出身的电视文艺工作者,投身文艺节目创作是一次偶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20多年的他,在创作中将独有新闻理性和艺术感性巧妙且平衡地融入到《了不起的歌》这档节目中。
了不起的歌
蕴含充沛情感的音乐作品
专业音乐人组成的“推荐团”
带有新闻热点的“曲中人”
睿智共情力极强的主持人
了不起的“曲中人”
这档全新改版的节目核心是“曲中人”。这个“曲中人”也是节目组特定给分享音乐故事嘉宾的特别称谓。一如《了不起的歌》的那句口号“了不起的歌 了不起的你”,节目旨在聚焦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讲述普通人生命中的善良瞬间,这就是最动人的故事。
主创导演团队成员会根据录制周期,提前找寻和储备节目中的“曲中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寻找“曲中人”的过程却让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充满了感动与难忘。
中国第一位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奖牌(银牌)的男子运动员李佳军的职业生涯中拿到过27个世界冠军头衔,四战冬奥赛场,摘得两银三铜。
7岁半开始学戏,曾获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的果菁,今年27岁,是一名小学京剧团教师,传承戏曲文化。
从一个喜欢用望远镜看月亮的男孩,到天文摄影师,“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用多种方式探索着梦想的星空。
作为国家首批中英“牛顿基金”青年学者,兼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专委会委员高凯烨30岁已是正教授,典型“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前男子棒球国家队队长,孙岭峰曾是中国棒球联赛的三届盗垒王,也是中国国家队的第一棒与当家中外野手。退役后由他创立的公益棒球队,让很多孩子有了学习棒球的机会,并在他的带领下获得了许多冠军。
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但心中都会有一首记忆深刻的歌曲影响着他们。“人的内心被激发、被挖掘、被呈现,这是艺术的力量!”在节目现场“曲中人”讲述人生故事,用他们心中的一首“了不起的歌”,分享他们从歌中获取情绪疗愈的经历,达到人生中一次心灵净化,而屏幕外的倾听者,也在共情共鸣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与治愈,节目在无形之中传递出满满正能量。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每一位登上《了不起的歌》舞台的曲中人带来的不仅是他/她对于歌曲的喜爱和渊源,还有除音乐属性以外的人世间。
了不起的“推荐团”
《了不起的歌》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了不起的推荐团”,由节目主持人、歌唱家、知名音乐制作人、词曲作家、乐评人等组成。推荐团中的成员们用音乐专业视角解读每一首“了不起的歌”的背后故事,分享好音乐的标准、意义等,犹如一场音乐沙龙分享会。在主持人李佳明与音乐人的畅谈中,解读歌曲所赋予的时代精神,感受艺术的魅力。
关于“了不起的歌”创作心语
导演团队在自己的创作历程中有着自己的感悟,他们在前辈的影响下收获成长、在嘉宾的采访中收获感动,感受着在“艺览万象之美”中成长。
团队导演们心得:
在创作期间,节目组给我们每个导演的空间其实很大。只是,在这个所谓“大”的空间里,如何找到一个“平衡”?创作的平衡,人性的平衡,心理的平衡,等等。
每当大家跟制片人、主编意见相左时,都会有探讨、有博弈,最后才发现,打开内心的格局才是最理想的选择。一次次创作让我坚信一个道理:遇事,别犟!别太犟!
年轻人要读书,多读书,勤学习和积累,因为在工作中,一定是有收获的。别着急,放慢一点,或许你真的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味道,包括你的人生,包括《了不起的歌》节目中的那些歌,那些曲中人……
发问者
引导者
共情者
《了不起的歌》是一档没有剧本的节目,主持人李佳明在节目音乐分享、情感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需要代表观众向专业音乐人提问,他需要作为倾听者与“曲中人”共情,他得懂得在适当时候“加火”让情感升温,他得知道在恰当节目中添加“作料”让故事更有味道。
佳明心语:
这个节目的形式就是还原真实。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其实带给屏幕外的观众的却是更多的思考,触及人的心灵。传递社会正能量,我觉得这是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
监制 | 张国飞
策划 | 李歆
统筹 | 舒强
编辑 | 孙晓宇、武金鑫
运营 | 丁雪玲、刘杪渺
美编 | 司玥
制作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全媒体采编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