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故事(三十四)日不落帝国的舰长——伊丽莎白一世

  

  1533年9月7日,伊丽莎白·都铎诞生在泰晤士河畔格林威治附近的王宫,母亲波琳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1534年,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王位继承人。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伊丽莎白年仅3岁时,波琳因不贞罪被亨利八世处死,伊丽莎白也被宣布为私生女,失去了王位继承权。波琳死后,亨利八世再娶,生下太子爱德华。直到11岁时,因爱德华身体虚弱才恢复了她公主的身份。1547年,亨利八世逝世,他在遗嘱中规定:爱德华如无嗣,则由他与凯瑟琳生的玛丽继位,玛丽若无嗣则由伊丽莎白继位。

  

  爱德华继位后,由国舅西摩摄政,继续推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然而,6年以后,爱德华便早亡,玛丽·都铎按照遗嘱继承了王位。玛丽·都铎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在她统治期间,新教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多人惨死在她的手下,一时被人们称为“血腥玛丽”。玛丽对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也心怀嫉恨。她根据反叛的新教贵族的诬告,将伊丽莎白囚禁在伦敦塔,后又软禁在西部七八十千米外的一座王宫内。两年后,虽然解除了软禁,但伊丽莎白又被送往乡村,在那里,她度过了一段田园生活。

  1558年,玛丽逝世,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年轻的女王受命于危难之际,她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继承王位的。为了博得人民的爱戴,伊丽莎白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以缓解国内宗教危机,另一方面,伊丽莎白还修改了爱德华时期公共祈祷书,使之也能为天主教徒所接受,同时,她对英国的清教徒也加以限制,并力图避免不同教派间的教义争论。这种中庸温和的宗教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稳定国内形势。1559年,第一届国会通过《至尊法令》,宣布女王为英国所有教会和僧侣团体的最高领导,一切神祇和官吏都必须宣誓效忠女王并不得服从国外天主教势力。这就确立了国教的统治地位,沉重打击了国外天主教势力。

  1588年7月,西班牙派出100多艘舰船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55岁的伊丽莎白亲自到军营巡视并发表演说,鼓舞士气,结果“无敌舰队”大败而归。这一战役的胜利,对英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此,英国取代了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地位,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伊丽莎白时代达到鼎盛时期。

  伊丽莎白统治的最后10年,国内矛盾渐趋尖锐。下层社会的动荡、资产阶级的不满以及不断发生的宫廷倾轧,使伊丽莎白晚年变得忧郁、孤僻、多疑,身体也渐渐衰弱。1603年3月24日凌晨,伊丽莎白女王逝世,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