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请投:djwycbjb@163.com

  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廖玲、梁玮报道:近日,家住城区滩下社区的患者朱先生和爱人来到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找到谭启林副院长,将一束鲜花和一面锦旗送到谭院长及心血管科医护人员手中,嘴里激动地说:“感谢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呀!”这是该院胸痛中心团队通力合作,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创造“心”生命的感人故事。

  

  半个月前,50岁的朱先生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胸闷、胸痛症状,持续1小时未缓解,随后感觉不对的家属将其紧急送往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护为其行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朱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大家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给予其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血、口服心肌梗死一包药等措施,同时电话请心内科急会诊,并通知介入室。

  这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心电监护提示出现室颤,生命危在旦夕。急诊科主任刘伟迅速反应,立即为患者进行电除颤,护士长廖玲带领抢救团队紧密配合,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连串抢救措施在医护默契配合下完成。历经两次电除颤,朱先生抢救成功,恢复了窦性心律。大家看到了患者生还的希望,惊喜不已。

  11时11分,患者在医护严密护送下进入介入室。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刘青平为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现,患者冠脉左前降支近段弥漫性病变,中段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介入团队于11时26分为患者实施急诊PCI术,开通左冠前降支并于近—中段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血管立即恢复通畅,胸痛症状得到缓解,家属们喜极而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第二天,副院长谭启林带领医生前去查房,朱先生紧紧握着谭院长的手说:“是市二医院的医护人员救了我的性命,万分感谢你们。等我出院,我一定给你们赠送锦旗,表达我的感谢之情。”朱先生康复回家后,特意选了一个时间,再次来到医院,将一束鲜花和一面锦旗送到了医院,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仅一至三月份,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成功抢救了30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梗死发生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让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最佳理想时间是发病120分钟内。每延误30分钟进行救治,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去且不能再生,死亡风险增加7.5%,即使存活也将丧失更多的心脏功能。

  因此,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平时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戒烟,守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一旦出现急性胸闷胸痛症状,尤其是伴有大汗淋漓等症状,应尽早呼叫“120”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