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引发万人讨论的《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今日推荐:《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鼠疫斗士》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早年生活

  生在槟榔屿

  马来西亚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槟榔屿,简称槟城。这里山水秀美,景色宜人,素有“东方花园”之称。清朝光绪五年二月十八日,即公元1879年3月10日凌晨,月光皎洁,天空晴朗,预示着好运的时刻,本书的主人翁伍连德博士就在这块美丽的海岛上降生了。

  伍连德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脉管里奔流着中华民族的热血,这给了伍连德向上的力量、爱国的动力。

  他的父亲伍祺学年轻时就是一位有头脑、有勇气的人。大约在公元18世纪中叶,中国广东沿海一带常有一些人漂洋过海到美国西部和澳洲淘金,也有些人则背井离乡下南洋谋生。当时,原籍台山的广州伍氏一家,长子按中国“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要留守家园,不能外出;而老二、老三则和许多人一样去了美国,在加州当劳工,修建铁路,收入低仅能自保。另外三个女儿在家帮助种番薯,也只能糊口而已。当时只有16岁的伍祺学,是他父母的第四个儿子。听说南洋是一块富饶的宝地,赚钱非常容易,而且气候暖和,终年无冬。他决定独闯南洋。

  伍祺学刚到槟城时,在一家金店里当学徒,主要制造中国和马来西亚儿童所戴的金银小饰物。几年后,他的手艺有了进步,开始制造手镯和踝环。另外,也加工制作发钗和耳环等装饰品。凡是他做的金银饰物,都是匠心独运,玲珑精美,为当地妇女所喜爱。一般女士只有戴上他做的饰物,才感到满意。慢慢地求他加工的顾客越来越多,事业蒸蒸日上。伍祺学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技术,羽毛已经丰满,可以独立经营了。于是,他筹集资金,自开金铺,并招聘一些能工巧匠,共同制作,竟然生意兴隆,不愁吃穿。这时,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16岁的姑娘,叫林彩繁。她是一位华侨的女儿,父亲林道启,原籍中国广东新会。不久两人就结了婚。结婚以后,她生了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其中第四个儿子就是伍连德。

  伍连德,按广东客家语音拼为Ng Leen—tuck,字星联。小时候,他由一位从中国来的伍阿叔照顾。白天阿叔带他到市场去,看看市面,接触些事物;晚上则带他到观音庙里看不花钱的戏。有一次,看完戏回家。阿叔背着他,忽然感到有人拉了一下他的腿,把他吓得不敢吭声。他回家后才发现原来戴的金踝环不见了。这件事给了他很深刻的教训。从此以后,伍连德屏弃一切饰物,即使结了婚,也不戴一个戒指。

  上公学

  1886年元宵节过后,7岁的伍连德到了上学年龄。由于兄妹较多,家境并不富裕,他上不起学费昂贵的私学,只好到英国人设立的槟榔屿公学“大英义塾”报名上学。这时,他碰到一个小小的麻烦。中国人的名字有好几种读法,如按照国音,福建音、广东音、潮州音,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拼成英文也各不相同。最后,他决定只用国音来拼写他的姓,这样他的名字拼法改为Gnoh Leen—tuck。

  大英义塾建于1816年,它的特点是不收学费,思想与信仰也比较自由。伍连德是走读生,每天父亲给他二分钱,用来购买午餐。英国人威廉.哈格利夫(Wiliam HargreaVes)老师教他英语、文学、历史。

  哈格利夫经常强调英文的重要,也非常重视英语的发音。在这所学校里,伍连德开始接受十年的义务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