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不孝婆母,浑身长满疥疮,和尚大惊:速接婆母回家

  明朝万历年间,一名李氏妇人,浑身长满了疥疮,恶臭无比,无奈之下前往金光寺找大和尚看病,大和尚只说了15个字,便吓得李氏瘫倒在地,连夜将婆母接了回来。

  在河涧县的一个小村落里,住着寡妇杨氏和他的儿子杨大虎。

  要说杨氏也是个苦命人,30岁的时候,丈夫便出意外去世了,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和年迈的婆婆。

  当时娘家人劝杨氏改嫁,但是看着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婆婆,杨氏便打消了改嫁的念头。

  丈夫去世的时候,儿子大虎只有10岁,还在上私塾,丈夫去世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交束侑,便让大虎跟着同村的族叔做起了木匠。

  

  大虎是个聪明的孩子,又有眼力劲,跟着族叔,学了6年就出师了。

  在这6年里,杨氏靠给别人浆洗衣服和绣花赚钱,虽然特别辛苦,但是赚的钱却寥寥无几,一家人过得捉襟见肘。

  好在族叔是个好人,本来学徒前3年是没有工钱的,但是族叔看大虎一家实在可怜,就每月给大虎十文钱,虽然工钱不多,但是也算帮了大虎一家。

  大虎可能也确实是吃木匠这行饭的,族叔一点就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别的学徒前三年都是干一些杂活,但是大虎却能做一些简单的活。

  第四年的时候,大虎已经可以独立地干一些小活了,等六年出师的时候,大虎已经干的有模有样了。

  因为手艺好,加上大虎又能说会道,因而找他做活的人越来越多,谁家儿子成亲,闺女出嫁,需要打床,打柜子的,都会来找大虎。

  

  大虎家的状况刚有所改善,大虎的奶奶就病倒了,为了给婆婆治病,杨氏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

  即便如此,杨氏的婆婆还是撒手人寰了,办完婆婆的葬礼后,杨氏看着空空的的堂屋,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大虎已经16岁了,到了说亲的年龄,杨氏托媒婆给大虎说亲,一连找了几个媒婆都没有说成。

  一个好心地媒婆告诉杨氏:“邻村倒是有几个姑娘,给你家大虎合适,但是一听说你家的情况,姑娘就不愿意嫁了,嫁到你家,非但不能享福,还得和你们一起还账,”

  就这样,大虎到了20还没有成亲,杨氏愁的头发白了一大半。

  一天中午,一个姓花的媒婆,来到杨氏家里,进门就说道:“嫂子,大喜大喜。”

  杨氏苦笑道:“他婶子,你说笑了,我家何喜之有?”

  花媒婆笑着说道:“邻村有一个姑娘相中了你家大虎,让我来提亲,这不是大喜吗?”

  

  杨氏听闻此言,忙请花媒婆进屋,花媒婆坐定后,滔滔不绝地夸起了邻村的姑娘。

  姑娘年方二八,长相俊俏,手上绣花功夫更是不一般,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姑娘。

  杨氏知道媒婆的嘴里十句话得有一半掺假,于是开口问道:“这么好的姑娘,怎么看上了我家大虎?”

  花媒婆支支吾吾了半天,姑娘提出了一个条件:“成亲后不愿与婆母一起居住,而且也不能管家里的外债。”

  杨氏明白了,这姑娘是看上了大虎的手艺,却不愿意接受他们家的债务。

  但是杨氏也明白,错过了这个姑娘,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有姑娘看上大虎?

  为了能让大虎成亲,杨氏咬咬牙,答应了这个要求。

  成亲当日,儿媳妇李氏就把杨氏赶到了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里。

  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杨氏只好重操旧业,帮别人浆洗衣服和绣花,微薄的工钱根本还不起外债。

  无奈的杨氏只能多接几家衣服洗,冬天寒风刺骨,杨氏手上裂开了好几道口子,一碰水就钻心的疼,即便如此,杨氏也舍不得休息。

  

  晚上的时候,杨氏不舍得点灯,就在月光下绣花,时间久了,眼睛看东西越来越费劲了。

  大虎也不是不心疼母亲,有几次他偷偷地给杨氏一点铜板,被李氏知道后,大吵大闹,无奈之下,杨氏只好把钱还给了李氏。

  之后就告诫大虎:以后别来这里了,省得家庭不和。

  杨氏靠着浆洗衣服和绣花,一点点地还外债,由于过度劳累,杨氏落了一身病,特别是刮风下雨,腿疼得连路都走不成。

  反观大虎和李氏,由于大虎能干,没几年家里就翻新了房子,还攒下了不少钱,天天有酒有肉,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

  但是从三个月前开始,李氏身上就莫名其妙地出了很多疙瘩,看上去就像披了一身癞蛤蟆皮似的。

  方圆几里的郎中都看过了,汤药也喝了不少,就是没有起色。

  李氏天天在家哀嚎不停,吵得四邻都不得安生,邻居们私下讨论:肯定是李氏不孝婆母,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才让她得此怪病。

  这话不知怎么地就传到了李氏耳中,她决定到金光寺找大和尚看一下。

  听说金光寺的大和尚很厉害,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李氏给金光寺捐了很多香油钱,希望佛祖保佑她早日康复。

  大和尚却说:不孝之人,天不庇佑。

  李氏一听,马上跪下,求大和尚指点迷津,大和尚让李氏把婆母接回家,好生孝顺,怪病自然会不药而愈。

  李氏心里盘算,就先把杨氏那个老不死的先接回去,等自己好了,再送走。

  回去的时候,李氏就把杨氏接了回来,好生伺候,说来也怪了,李氏的病还真的慢慢好了。

  李氏害怕复发,没有马上立刻送走杨氏,半年过去了,李氏彻底放下心来,再一次赶走了杨氏。

  谁知当天夜里,李氏就浑身长满了疥疮,还向外流脓,恶臭无比。

  天刚亮,李氏就匆匆赶往金光寺,大和尚看到李氏大惊失色:“不真心孝敬婆母之人,恐有性命之忧。”

  李氏听完,吓得瘫倒在地,连连磕头,请求大和尚救命。

  大和尚告诉李氏:求佛无用,求人也无用,能救你命的人只有你自己,说完便走了。

  李氏思索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大和尚的话,要想活下去,必须真心实意地孝敬婆母,上天给了她改过的机会,她却自作聪明地错过了。

  李氏决定痛改前非,孝顺婆母,她从金光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便连夜将杨氏接回了家。

  这一次,李氏是诚心悔过了,每天将杨氏伺候得很好,一年后,李氏身上的疥疮彻底好了。

  好了之后的李氏并没有像原来一样嫌弃杨氏,反而更加孝顺了,一直到杨氏老去,李氏的疥疮都没有再复发过。

  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不要心存侥幸,奸恶之人,自有天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