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婶的故事

  麻婶受了婆婆一辈子气,好不容易等到婆婆去世了,儿子又娶了媳妇。

  麻婶给儿子儿媳在城里买了房子,希望他们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双方都随心所欲,谁也不受谁的牵制。

  但是,儿媳不会做饭,也不爱收拾屋子,家里时常搞得乱糟糟的。尤其是儿媳怀孕后,小两口日子过得更是毫无章法。

  儿子就提出,想让母亲搬来跟着一起住,大家彼此都有个照应。

  麻婶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她不想过以前的日子。

  

  麻婶一直在乡下住,乡下人很少分家,如果家里有几个儿子,等儿子结婚后是要分家的。

  像麻婶这样,嫁给了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大部分是要跟着婆婆一起过的。

  麻婶婆婆要求儿媳妇懂规矩,听话。还让她留在他们身边照顾家里,不要跟着一起到城里。

  她老公就一个人去城里打工挣钱了。

  麻婶每天就一日三餐地在家里伺候公婆,顺便照顾地里的庄稼。

  婆婆要求她做的饭菜要少放油盐,还要味道好,不能糊弄。她就仔细琢磨,挨了很多斥责之后,练就了一身厨艺。

  婆婆要求她会过日子,不要老买衣服,瞎花钱。她就二十年都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穿的都是自己妹妹淘汰掉的旧衣服。

  衣服不合适,她就自己改改,修修,无形中练就了一身缝纫的本领。甚至,四里八乡的人都来找她做衣服。

  她老公在城里组建了一个装修队,一去一年,到春节的时候才回来一趟。挣了钱也是交给婆婆保管,让麻婶想买什么再跟婆婆要钱。

  麻婶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意跟婆婆要钱花。她也了解婆婆的性格,婆婆是那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人。麻婶即使跟她要钱,她大概率也不会给。

  碰到需要花钱的地方,她就自己想办法。

  婆婆买回来卫生纸她就用,不买她也不用。妹妹给她的旧衣服,她洗一洗,用开水烫一烫,剪成一条条的,当卫生纸用。

  牙膏也是,家里有就用,没有就沾着盐刷牙,牙齿也是雪白透亮的。

  婚后第 三年,她生下了儿子。孩子病了,她抱着孩子往婆婆屋里一放,跟婆婆说:“大宝发烧了,”或是,“大宝拉肚子了。”

  说完,转身就拿着镰刀去地里割麦子,一走一天。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大宝就退烧了。

  后来,她就学会了做衣服,十块八块地进项,虽然少,也能自己挣钱了,就更没有跟婆婆要过钱了。

  她结婚二十多年,没有花过婆家一块钱。这期间所受到的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心里挺恨公婆的,更恨自己的男人。但是为了孩子,她不能离开这个家。

  终于熬到公婆都走了,她这才接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她大吃一惊,暗叹公婆真能攒钱。

  拿着这些钱,麻婶心里的怨气更盛。如果家里没有钱也就算了,明明家里有钱,却还让她过着如此艰难的生活。

  她暗暗发誓,以后自己有了儿媳妇,一定不会让她再受自己所受过的苦。

  

  等儿子结婚后,她就让他们单独出去生活了。可惜,儿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提出要接她一起住。

  麻婶心平气和地跟儿子说:“我这半辈子是怎么过来的,你也都看见了。你爷奶还在的时候,我都没有上桌吃过饭,像个保姆一样伺候了他们半辈子。

  “我现在年纪大了,一直生活在乡下,去城里的次数有限,也不懂城里人的规矩,就连城里人平时吃啥,屋子怎么收拾,我都不懂,我去了能干啥?

  “再说,婆媳之间很少有和睦的。一开始都能互相体谅,等相处时间长了,难免就会闹意见,到那时候,为难的就是你。”

  儿子是跟着爷奶长大的,不能切身体会自己母亲的不容易,反而觉得麻婶矫情,自私,不愿意帮他。

  儿子大老远回家一趟,饭也没吃,生着气就走了。

  儿媳妇后来也给她来过一次电话,她在电话里跟麻婶说:“我们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你不来帮忙,等以后你老了,需要我们养老的时候,我们也不会管你。”

  麻婶应了。

  她觉得儿子都不能体谅她,儿媳妇就更不用指望了。这就是俗话说得,眼珠子都指不上,还敢指望眼眶?

  麻婶已经五十多岁了,受了半辈子苦,她不知道自己还能蹦跶几年。这辈子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她还没有善待过自己一天呢!

  她不想前半辈子伺候公婆,后半辈子伺候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孙女。

  那她成什么了?

  麻婶决定后半辈子就为自己而活。

  要想为自己活着,首先她就要离婚。

  麻婶的老伴身体还行,这些年还是在干工程,规模没有扩大,也没用缩小。手底下一直是十几个人,活儿多的时候,就临时去外面找几个人打下手,活儿少的时候就村里这几个人勉强应付。

  他早就在城里另外安了家,有一个年轻的女人跟着他,还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也不知道是女人带来的,还是跟他老伴自己生的。

  以前,他挣了钱都给父母,自从父母过世后,他就再没拿回来过一分钱。

  麻婶在公婆走后,找到了家里的存折,除了给儿子买房,剩下的钱她就准备给自己养老,将来不准备指望谁。

  她找到老伴,跟他说离婚的事情。

  老伴不同意,说她有毛病,这么大岁数,整那些没用的干啥。

  麻婶说,我是个女人,这辈子嫁了你却等于白嫁,你没对我好过,也没给过我一块钱花。反倒是我,替你伺候你爹妈,给你生了儿子,我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

  如今,你在外面潇洒快活,我也不想打扰你。咱俩离婚,你过你的,我过我的。

  男人想了半天,说:“你跟儿子儿媳妇一起过,不行吗?等你老了,也能有个依靠。咱俩离婚对你有啥好处?说句不好听的,你个离婚女人,将来死了都没地方埋。”

  麻婶嗤笑一声,“我就是不想跟你埋一起,才打算离婚的。我怕进了你家祖坟,下辈子还跟你成一家。”

  男人说服不了女人,同意离婚。

  

  麻婶获得了自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农村老家的房子也给卖了。手里捏着钱,就坐火车去了北京。

  北京有她妹妹,她跟妹妹的关系一直很好。妹妹带着她在各个景点转了转,吃了不少美食,还买了几件像样的衣服。

  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妹妹又跟她去了一趟上海,玩了一个星期。妹妹要带她回北京,她不肯,让妹妹一个人回去,说她还要转一转。

  她先后去了苏州、杭州、广州,凡是她听说过的,想去的大城市,都逛了逛,增长了很多见识。

  妹妹不放心她,一天三遍地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北京。

  玩够了,她又回了北京,跟妹妹,妹夫在一起住了半年。妹妹懂保养,会打扮,看上去比麻婶年轻十几岁,实际年龄只比她小四岁。

  麻婶也跟着妹妹学,怎样洗脸,怎样按摩,摸各种护肤品,人也变得好看了,精神了。

  同小区有一个退休没了老伴的男士,对麻婶很有好感,托人介绍他们认识。

  麻婶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她不同意。

  男方竟然不退缩,以各种借口跟麻婶巧遇,想尽办法跟她接近。

  麻婶烦不胜烦,她没有再婚的打算,甚至没有再跟人打交道的欲望。她的后半生就打算一个人过,不伺候谁,也不用别人伺候。

  等动不了的时候,她就找一家养老院,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她跟妹妹商量,想去云南走一遭,借机甩掉那个男人的纠缠。她早就听说过云南的盛名,想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等云南待够了,再去广西住一阵子,都说桂林美,她怎么也得去看看。

  趁着年轻,腿脚还利索,想去的地方都去转一转。如果可能,她还想出国看看。

  无论如何,她的前半生都为别人活了,后半生她得学着善待自己。

  我是半分雨,写亲情 爱情 友情和一些琐碎的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