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自缢前一刻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中小学课外必读读物之一。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真实的人物写照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这之中的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吴用等108位梁山好汉,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让人耳熟能详。例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吴用智取生辰纲等。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最后的结局很是悲惨,108位梁山好汉死伤惨重。宋江带领梁山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但是在朝廷中被奸臣所害、被赐毒酒,而且宋江死之前也因为害怕李逵背叛朝廷,将李逵毒死。之后吴用、花荣在祭拜李逵、宋江等人后,又自缢而亡。有很多人说,梁山的覆灭是宋江引起的,但其实不是,宋江背后另有其人。

  

  吴用,在梁山中排行第三,绰号“智多星”,施耐庵所描述的吴用,足智多谋,通晓文韬武略,在梁山扮演着军师一角。因此吴用经常拿诸葛亮自比,甚至是整天拿着羽扇,但我们都知道吴用比着诸葛亮差了太多。吴用此人身上更多的是土匪气,做事多数用的也都是流寇的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会用,这在吴用帮助宋江收服人心时,我们都能看出。

  吴用读书无用

  要说吴用这个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那又为何会上梁山呢?吴用自小在读了《四书五经》后,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但经历寒窗苦读十八载,到头来却是毫无功名。《水浒传》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当时北宋年间宦官当道,官场十分混乱,监考官完全看不懂吴用的文章,因此吴用连个秀才都不是。

  吴用的科考之路也是异常坎坷。吴用少年时,考场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等到吴用青年时,吴用考场的身边也都是少年人;然而到中年后,身边仍是少年人。当时和吴用一起考试的同龄人,如今也已变成考场的监考官,这让吴用心灰意冷。在几次科考无果后,吴用决定回到山东济州去当私塾先生。

  

  但是一个人的野心是藏不住的,也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挫折就被磨灭,所以吴用一直在等待机会。

  智取生辰纲,初入梁山

  吴用初上梁山,那就不得不提起晁盖。晁盖与吴用从小便相识,晁盖是他们本乡的一个财主,整日无事,喜欢习武、结交天下各路英雄好汉。在吴用知道晁盖与刘唐等人准备一起掠夺生辰纲后,吴用果断地加入晁盖他们中,利用自己的智慧出谋划策。

  吴用计谋:在过杨志等人过黄泥岗的时候,让白胜假扮卖酒的小贩,诱导杨志一众人买酒,这让杨志怀疑酒里有蒙h药,所以杨志阻止众人没有让买;这之后,吴用便和晁盖等人假扮车夫拉着酒来到黄泥岗,迷惑杨志等人。最终,杨志等人还是喝下了下有蒙h药的酒,眼睁睁地看着晁盖、吴用将生辰纲劫走了。

  

  这一战,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只用计谋便将生辰纲劫走了。这也让晁盖等人对吴用刮目相看。这之后一群人的名声散播在外,官兵到处追捕。参与了这件事后,吴用便知道无法功成身退,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于是,吴用便开始提议,既然已经如此,那为何大家不换一条路,上梁山。

  扶持晁盖上位

  但这一群人的突然到来,让当时梁山的首领王伦非常头疼。同为书生落草的王伦极其看重自己的位置,对于吴用等人上梁山的行为很是不满,因此,在与吴用等人初见时,王伦的言语中也难免表达出了不满。这对于本就野心庞大的吴用来说,王伦的这一态度刚好是他想要的,趁此机会,让王伦交出头把交椅。

  

  于是,在第二日林冲下山看望晁盖时,他便在林冲面前,言语挑拨、刺激林冲。在之后的宴席中,王伦迟迟不提让吴勇等人入伙的事情,甚至是婉言拒绝。这让林冲十分恼怒,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而此时的吴用,打着劝架的名义煽风点火、刺激林冲,最后林冲在一怒之下,杀死了王伦。这之后,晁盖便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借林冲的刀除掉了王伦,骂名都被林冲一人所背,而晁盖等人丝毫不受影响,这招借刀杀人可真是妙啊。

  当晁盖坐上首领的位置后,十分器重吴用,这一切也都在吴用的计划中。晁盖在处理山寨事务中难免会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就会想到在他心中足智多谋的吴用。而吴用也在自己的计划中成功当上了梁山的二把手。

  

  转投宋江

  上位后的晁盖并不是吴用所预想的那样,他在各个方面都和吴用不同。从小舞刀弄枪的晁盖觉得在梁山上的生活应该是劫富济贫、大家有吃有喝;而从小饱读诗书的吴用,在文弱的身体下却有一颗极大的野心,他并不想一辈子在梁山当草寇。通过吴用多次的科考,我们就能看出吴用其实还是想入朝为官的。因此晁盖和吴用在思想上渐渐有了分歧。

  这个时候,宋江被治罪、被迫上梁山,吴用知道自己可以转投明主了。初入梁山的宋江不甘心只做二把手,在不自觉中展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但宋江的这些小心思,晁盖并没有看出来,反而被吴用看出来了,但吴用也没有制止。因为吴用发现宋江的想法与自己的一样,都是想在合适的机会下,被朝廷招安入朝为官。

  之后的晁盖在没有了吴用的帮助后,日渐没落。而宋江则因为自己“及时雨”的名声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的加入。与此同时,宋江带领着众多兄弟在外打仗、屡战屡胜。这让守在山寨的晁盖发觉局势不对,但等到他想挽回局面时,却发现为时已晚,甚至是送上了自己的性命。

  

  晁盖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稳坐头把交椅。便以自己的宝马被曾头市抢夺、要夺回来的理由,去攻打曾头市。但当时衷心跟随晁盖的兄弟也只剩5名,这让晁盖的攻打异常艰难。而且没有了吴用的帮助,晁盖相当于只能靠自己的蛮力。但对于晁盖来说,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他急需这次的获胜来挽回自己的地位。

  心急之下的晁盖,落入了陷阱。他误信了两个僧人的话,导致自己最后中箭身亡,在他临终前曾说过替他报仇的人便是梁山的下一任首领,因此,宋江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的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

  

  赢取宋江信任、实则掌控大权

  在宋江上位后,吴用献策,替宋江收服了众多大将。其中,为了收服玉麒麟卢俊义,吴用便假扮算命先生,利用卢俊义的心理,让卢俊义在墙上题诗,然而这首确是藏头诗、里面透出了谋反之心,这让之后的卢俊义被官府通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

  还有,在招募朱仝上山时,吴用与宋江定下计策,让李逵将朱仝整日带着玩耍的四岁的小衙内劈死,以此来逼迫朱仝加入梁山;为了逼迫秦明上山,吴用与宋江计谋:在擒获秦明后,让人假冒秦明去夜袭青州,之后等秦明回城后便看到自己的一家老小全部死在了青州知府手中,不得以秦明返回梁山。这些都表明了看似宋江发号施令,实则都是吴用在出谋划策。

  

  这之后,吴用便开始了对宋江的掌控。虽说看起来是宋江在发号施令,但是其实都是吴用在背后出谋划策。不过宋江也是在官场驰骋多年,渐渐地他看出了吴用的心机,不再听吴用的的意见、甚至是任何人的都不听。

  但在面对朝廷招安时,宋江还是听了吴用的建议,毕竟两个人共同的心愿都是,通过朝廷招安、入朝为官。因此,在梁山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宋江便联合了之前从朝廷出身的几个人一起,劝说大家招安。吴用也在招安后,通过自己的谋略,做到了武胜军承宣使的位置,这一切都与他之前的预想一样。

  

  招安后自缢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朝廷实则招安,其实是忌惮梁山的实力。因此,在假意招安后的几次战役中,梁山的兄弟伤亡惨重。甚至宋江也被奸臣所害、赐下毒酒,这让吴用意识到了朝廷的本意,故而在宋江、李逵等人丧命后,吴用在宋江等人的坟前自刎而亡。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晁盖还是宋江,在位后,都是吴用在背后出谋划策。虽然吴用一直是梁山的军师,但其实吴用才是梁山的首领。

  

  结语:

  吴用在死前才幡然悔悟。活了一辈子,终于在实现自己的想法后,却是这样的局面,如果吴用自己不选择自缢,那接下来被朝廷赐毒酒的可能就是他,所以他选择了自缢,也算是给自己的众位梁山兄弟一个交代。

  《水浒传》中的吴用,更像是现实生活中满身才华、却经历百般苦难的人,绞尽脑汁只为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吴用却在自己的野心之下,将众多兄弟的努力全部泯灭。希望现实生活中,像吴用的这类人,能够豁达,短暂的怀才不遇没有关系,可以在等待时机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