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帮女儿买房,仍被要求给50万还债,遭拒,女儿:都是你拖累的
![]()
01、
“我就希望她能帮我把信用卡、贷款都还了,总共就五十多万。”
“她活着就是拖累我。”
“我生来就是过好日子的,可我现在一无所有了。”
如果不是当场听到这些话,很难相信这是一个30岁的女儿对自己母亲说出的话。
来自兰州的小崔对母亲郭女士的积怨虽说从小就有,但真正令矛盾激化的是留学七年未毕业,以及父母离婚这两件事。
在小崔的印象中,从小到大,父母亲都忙着做生意,无暇照管她,只把她扔给爷爷奶奶照顾。
然而,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一直将小崔当孙子来养,给她留寸头,穿着也按照男生的打扮来,根本不顾小崔是否喜欢。
缺少父母陪伴,导致小崔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互动非常匮乏,而父母也错误地以为,自己没空陪伴她,但给她足够的钱花,给她很好的生活,也是对女儿好的一种方式。
需求与给予的不对等,也早就了日后畸形的亲子关系。
小崔在17岁那年,突然吵着要出国留学。
郭女士禁不住她闹,答应了她,帮她找学校,安排好一切,将她送出国门,原以为她归来时能学有所成,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算老怀告慰。
只是,没想到,留学七年,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开始,小崔读的是TAFE(职业技术学院),准备学一门技术,可以提前一年毕业,但母亲郭女士强烈反对,她认为花这么多钱送女儿出国,是让她出去深造镀金的,怎么也该读个管理专业,回来在亲友面前也长脸。
这样一看,麦考瑞大学最好,学费也更划算。
如果大老远跑出国,只是学一门烹饪,压根就不应该出来。郭女士深以为然。
再加上她非常理解女儿,女儿平时在家,连洗脸都懒得洗,这样的人,如何有毅力学一门手艺?
所以,在母亲的强势干扰下,小崔只得同意,但读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学得吃力,成绩却未尽人意,为此小崔心里对母亲累积了诸多不满。
在小崔读到第七年时,跟母亲说还得再读一年才能毕业拿证。多读一年,也意味着多一年的支出,而那时候,郭女士为了女儿读书,已花掉两百多万,她与前夫也已离婚,对方已组建新的家庭,对女儿并不关心。
可以说,郭女士已弹尽粮绝,如果再要供多一年,只能卖房子。
小崔却不忍母亲卖房子,怪她没本事,赌气表示,不想再读下去了。
她说到做到,真就悻悻回国了。
![]()
02、
没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没法凭海归的身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起初,小崔找了份房地产销售的工作。
然而,郭女士却看不上,希望女儿找份稳定的铁饭碗,再加上因为中途掉链子导致女儿未能毕业而满怀愧疚,便很热情地托人给女儿找工作,然而女儿丝毫不领情,自己跑去广州创业去了。
女儿的举动让她再次失望透顶,心由热变冷,乃至最后结成冰。
小崔创业方向是跨境电商,需要产品、人脉、资金以及经营头脑等,小崔却全不具备,因此屡屡碰壁,最后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灰溜溜再次回到兰州。
心灰意冷的小崔只能求助母亲,同时也怨恨她,自己有今天,都是母亲造成的。
种种复杂的情感交缠之下,渐渐消耗掉母女之间的爱和关怀,而恨和怨却日益见长。
除了工作和债务,2年前,小崔还向母亲哭诉,自己可怜,没有房子,要母亲帮她买一套房。
郭女士到底是爱孩子的,再次用自以为是对她好的方式——答应给她买房。
但郭女士手头上已没有余钱,只能用现住的房子贷了90万,给女儿17万付首期,帮她还外债10万,装修花了5万,家用电器5万,总共37万。
照说,母亲的做法已仁至义尽,但小崔依然充满怨言,原因在于她对房子非常不满——房子在28层,最后一层,在她眼里,顶楼是最差劲。
为此, 母女两继续开吵,小崔叫嚣,以后再不麻烦妈妈,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郭女士在一那刻,气得心肝脾胃都在痛,在心里已和女儿断绝了关系。
大家心里都有气。整整两年,两人间确实断了来往。
然而,郭女士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小崔再次找过来,其目的却差点没她背过气。原来小崔再次欠债50多万,并且指出,作为母亲,郭女士应该拿出钱来,帮她偿还这些债务。
此时,小崔已30岁整。
![]()
03、
郭女士断然拒绝她的要求,更对她欠下巨额债务的缘由毫无兴趣知道。
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不过如此。
但小崔仍振振有辞,指责母亲:“你活着,基本上就是在拖累我。”
她的“指控”分三项:
留学七年,因为母亲干预,导致选错专业,还有金钱断链,让她无法正常毕业。
回国后,她在找工作和创业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她一系列的不顺利皆源于此。此其一。
其二,她在留学期间,父母瞒着她,悄悄地办了离婚手续,不但让她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庭,还失去了优渥的经济生活。
未离婚前,郭女士和前夫做生意,做得挺大,有自己的商铺。但母亲在离婚后,却破产了。家道中落,导致她学业中断,也间接造成她现如今的困顿处境。
但郭女士却有苦难言。
她与前夫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起因是丈夫出轨多年,她当初发现时,小三已怀孕,后来生的是儿子,正合公婆心意,因此,孩子出生后,前夫直接让其妹妹帮忙,给孩子上了户口。
面对如此种种,性格软弱的郭女士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硬是忍了下来。
最终忍无可忍,两人在小崔出国,并且成年之后,离了婚。
然而,小崔对母亲的忍耐和苦心并不领情。她始终认为,自己从小被父母忽略,他们对她,没有爱和关心。
父母复杂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造成小崔现在的错乱与迷茫,母亲没有在精神上疏导和引导过她。
其三,母亲对前夫和婆婆软弱,圣母心,对女儿却诸多阻扰不放心。
离婚后,郭女士不是选择与出轨的前夫彻底了断,而是做了一件让小崔无法理解的事:她继续容留小崔80多岁的奶奶住在自己的房子,照顾有加,长达十年之久。
但母亲和奶奶根本已根本不存在婆媳关系,且奶奶不是没人赡养,她的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小崔的父亲和姑姑都还在,何时轮到她这个前儿媳了?
做好人不是这样做的,关键是,人家还不感激你。
小崔奶奶去世后,父亲和姑姑卖掉了奶奶的房子,一人一半分了钱,一分也没给母亲。
更过分的是,父亲带着再婚妻子,也就是当年的小三,加上私生子,以没有房子住为由,住进了母亲的房子。
刚回国那段时间,每天出入,小崔都能感到左邻右舍异样的眼光,指指点点。
小崔忍无可忍,宁愿跑到广州住城中村,也不愿再待在那个家。
奈何在广州创业的日子不好受,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小崔只得再将眼光转向母亲的口袋。
可母亲没钱,名下只有一栋房子,除了给她贷款买房,再也拿不出钱。
小崔恨,恨母亲的不争,恨父亲无情,恨他们离婚。
奶奶是她的,房子应该是她的,爹也是她的,家里的都是她的。
而母亲的软弱和妥协,让她现在失去了原本属于她继承的家产,几乎一无所有。
除此之外,她父母名下还有一幢一千平方的楼层,现在正租给别人开宾馆。
去年,小崔因为创业不易,欠款不断,提出将那栋楼接过来经营,父亲答应了,而母亲,强烈反对,理由充足:宾馆是上世纪80年代老楼,若经营就得得重新装修一番,装电梯,需要再投入一大笔钱,但目前,父母谁也没这个钱。
最后,他们决定再租给别人经营,每月只拿点租金钱。
他们没把这消息告诉小崔,更别说商量。
小崔知道后,暴跳如雷,心里怨恨,又是父母,尤其母亲,又一次对自己的拖累。
她放不下,只能继续找母亲为她现在的结局买单——为她的欠款负责。
她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母亲帮她把欠债还上,而她,给母亲买合适的养老产品养老。
母亲断然拒绝,表示决不妥协。
@大头芝麻想说:
该故事内容出自《金牌调解》,也是我看得最怒火的一期。
尤其是最后调解环节,基本上,每一个调解员都在试图从母亲的教育方式方面找问题,指出母亲从小对女儿的教育不当,造成女儿现在偏执、冷漠、自私的性格,然后和风细雨地劝导女儿要自己负责债务,多谅解母亲,最后,劝服母亲继续尽量帮女儿还债,女儿也表示,自己是爱母亲的。
皆大欢喜。
却不敢苟同。
要我说,这个女儿,已经30岁,成年好多年了,留学7年连文凭拿不到也好,回来创业失败也好,经历父母婚姻失败也好,都不算什么,人到30余岁,谁没跌过跤,经历过一点挫折了?
她却无耻地将所有问题都赖在母亲身上,然后,要母亲为其债务买单。
这样的女儿,倒不如不要,断绝母女关系也好,任其自生自灭也好。
如果我是这位母亲,就该多为自己打算,攒钱养老,管好自己的钱和房子。再去管那种白眼狼女儿,是嫌被自己人坑的不够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