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诸侯——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过渡

  我们知道,秦灭六国,实行是郡县制,破除了西周以来的封建制。但秦代历史太短,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秦代就开始了风云飘摇。而自西周到战国的封建时期却长达800年,可以说分封制是深入人心的,而中央集权制反而是个横空出世怪胎。

  所以当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陈县(今天湖北荆州,楚国旧都)后,陈胜就开始称王,国号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的意思。而陈胜派出去攻打秦国军队的将领在占领了原有战国各国土地后,分别称王,建立了赵国、燕国、魏国,而齐国之前的王族田儋也复兴了齐国。仅仅起义了五个月,楚、赵、燕、齐、魏五国就得到复兴,基本回到了秦统一天下之前的状态。

  

  陈胜吴广起义

  之后,秦朝名将章邯猛烈反击,陈胜吴广相继被杀害,起义失败。但反秦斗争并未消亡,楚国贵族项梁接过了陈胜的反秦事业。在讨论陈胜起义失败的薛县会议上,项梁的谋士范增分析,陈胜失败主要是他没有立楚国王族后代为王,而是自立为王,名不正言不顺,不可服众,无法长久。也就是说,范增是要彻底恢复到战国时代,由原先各国王族统治的国家,而不是战争中发达的平民王。

  项梁采取了范增的建议,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楚王,其他的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赵王赵歇、韩王韩成都是王族后裔,只有一个燕国是平民王政。这个时候,战国七雄的格局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大地。

  之后项梁在与秦军战斗中身亡,其侄儿项羽崭露头角,在巨鹿之战中战胜了章邯40万秦军,确立了他掌握了楚国主力军团的地位,成为诸侯联军的主帅。而反秦势力的中刘邦率领的部队却攻占的关中,亲自灭掉了秦国,刘邦成为诸侯联军的二号人物。

  秦朝已灭,项羽作为盟主就要论功行赏了,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回到战国;二是跟秦朝一样实行大一统;三是建立新的秩序。第一条,要项羽承认那些毫无军功的旧王族,让他们继续称王,而项羽还要屈尊向他们称臣,这是他做不到的。第二条,更加行不通,各路诸侯都想恢复封建制,各自称王,如果实行大一统,马上就会群起而造反。那只有第三条路了,综合分封制和集权制,来一套新的玩法。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表面上还是进行分封,但已经不是之前的七个国家了,而是拆分为十九个诸侯国。他首先架空了楚怀王,升为义帝,而后自封西楚霸王。将原有七个国家按照各个诸侯军功,设立了十九个诸侯国。表面看来,项羽似乎是让历史回到了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表面看来,这十九个国家是独立主权国,但各个诸侯国的疆域却是按秦朝的郡的疆域来划分的,这就让项羽的分封继承了秦朝设立的以郡县为基础的社会基层组织,我们称其为郡国制。另外,项羽还否定了旧贵族世袭,让有军功的平民为王,继承了陈胜开创的平民王政。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项羽和二号人物刘邦相争,刘邦胜出。刘邦建立了西汉,他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和项羽的郡国制,双管齐下,既安抚了天下诸侯的心,又部分推行了中央集权。项羽没想到的是,他推行的封王建国的郡国制,成为封建制向郡县制过渡的一个实验品,被刘邦抄了作业。之后,西汉历代皇帝逐步消减各地封国(包括汉室宗亲的封国)的权力,直至完成中央集权的整合。

  

  汉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