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黄河美”感受“黄河魂”
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作为养育中华亿万儿女的母亲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的一缕清泉缓缓流下,绕过九曲十八弯的河套平原,以万马奔腾之势从壶口瀑布倾泻而出,最终在长河落日的美景下汇入浩瀚的渤海。在130多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凝聚成中国人民坚韧的民族品格与民族精神。昨天上午,围绕“黄河”这一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黄河流域九省区沿线闪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创作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魂》正式启动。
《黄河魂》是继去年《长城长》之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华文化“三部曲”的第二部曲,这也国家广电总局命名挂标播出和扶持的重点项目。节目打出“新”创意,与黄河沿线9个省区协同联手,奔赴沿黄9省区外景拍摄,从大窑文化、蓝田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套文化,从黄河石刻、壁画等艺术文物到戏曲、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视频、文物、歌舞、戏剧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打破时空界限,展示非遗产品的“前世今生”。将实现国内同类综艺节目的“五个第一次”:第一次把黄河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融合创作;第一次以综艺节目方式对黄河非遗文化进行整体巡礼;第一次使用最大舞台呈现XR、AR等科技手段;第一次组建黄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30人的最强“守护团”;第一次综合利用演播厅虚拟场景还原、沉浸式表演、情景化外景拍摄等全媒体融合表达,切实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紧密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节目还注重“深”挖掘,每期节目由田青、刘仪伟、吴彤3位知名学者作为黄河摆渡人逐一引荐展示非遗项目,3位黄河摆渡人将与30位非遗守护团以及主持人分享见解、趣味点评、现场互动,每期尾声共同点亮非遗的“高光时刻”。通过深入解读黄河故事,全面展示黄河流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全方位彰显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以多棱镜般的丰富视角折射广袤黄河文化时空的绚烂图景,形成黄河文化恢宏的交响曲。
据介绍,节目将从4月29号起,每周六晚19点35分黄金时间在内蒙古卫视、奔腾融媒并诚邀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等央媒以及草原云、学习强国以及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优酷、爱奇艺、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头部商业平台同步播出和宣推,并生产制作大量非遗作品的短视频、图文等,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让正能量奔腾大流量。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中华优秀儿女以黄河抒豪情立壮志,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早已经融入民族精神的血脉。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树榕认为,深入挖掘黄河所代表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节目对于黄河非遗的深入发掘展现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带给了大家更多的期待。
李树榕:首先,我觉得选择黄河作为题材,这是一个大手笔的选择,而且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因为我们把黄河称为母亲河,有人说文化旅游的话,5000年要看山西,3000年要看陕西,而不管是山西还是陕西,它都在黄河流域的版图上。所以今天你看黄河流经了9个省区,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甲骨文、秦始皇的兵马俑、河南的殷墟,包括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平遥古城,还有山东孔庙、孔林、孔府的“三孔”,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史前文明,还是我们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黄河流域都有出现,因此把它叫做母亲河。
第二,为什么叫黄河魂?查字典,“魂”是对一种事物的人格化精神。黄河魂就是把黄河当成人,要提炼出人格精神来,那么你能提炼出什么样的精神?奋勇直前,坚韧不拔。还能体会到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有机结合,因为有的时候黄河是特别平稳地在向前流,滋润了两岸的平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大地万物,我们得以生存。但是有的时候它又非常的豪迈,非常的雄壮,像黄河壶口瀑布,它表现着什么?就是中华民族平常它是非常的和美的,但是一旦需要的时候,它会凝聚起力量,非常雄壮,甚至是气势冲天的。所以在这里边我们感觉到不仅仅是黄河魂,它是中华民族人格之魂,中华文化精神之魂。
《黄河魂》节目有一个特别大的抓手,这个抓手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就是沿黄流域9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非遗的保护和再发现以及非遗的现代化呈现,我想可能是每一个观众最想知道的,我也一样。节目把炎黄九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是文艺。早在李斯的文章里边就记载了秦始皇时期的秦腔,从戏曲到戏剧到音乐到舞蹈,到民间绘画、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剪纸艺术,文艺这一大块有挖掘不尽的宝藏。
第二就是厨艺。我们坚信而且深深地体会到了民以食为天,“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获得的。我们把自己收获的粮食怎么让它更好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是怎么养的?粮食怎么变成了好吃的桌上的餐食呢?我也是特别好奇的。
第三个叫做技艺,技术的技。节目将很多民间老人手工制作各种器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来,在这里边我感受到了我们现在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源远流长的根在哪?我觉得就可以追溯到我们民间有技艺的这些工匠的身上。
所以当我们总是提出要有文化自信,怎么做到?其实当把母亲河的人格精神提炼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后来都断裂了,但是唯有我们中华文明没有断裂?因为我们有自己独到的文明起源、文明发展、文明进程和文明推进的后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中国人看《黄河魂》能够激发我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由衷而发的自信。
记者:彭? ?程、孙雪梅
编辑:娟? ?子
审核:岳? ?楠
监制:侯爱文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