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合一解说》第五章 尊义(1)
《素书》原文如下:
【原文】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
【解释】以明示下者暗。圣贤之道,内在光明而外在看着是隐晦不明的。世人对道存在很大的误解,因为世人心灯没有点亮,所以世人是颠倒的,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倒好,完全颠倒的,不仅会笑话,还会攻击。《素书》只是传给贤德的人,不传给不贤德的人。如果得不到传人,就不用传了。巴菲特、林园等投资大家投资理念暗合于道,对于得道的人而言,觉得太简单了,很相信他们的投资理念,马上就按照这个去做了。道理很明了,然而世人却看不见。
有过不知者蔽。很多人很难知道自己,很难认识自己。所以希腊神庙上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你自己以为自己明,结果自己是暗的。正所谓自知者明。如果自己有过失,却不知道,可以说是被蒙蔽得很厉害了。如果自己一直看行情,看的这个小行动,导致了自己频繁买卖,可是自己却不知道这个过失,可谓是蒙蔽很厉害。不要小看这个看,看可以创造出物体来。量子理论中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观察创造实在!通过这样一句话,几乎可以把现存的所有许多量子理论关于意识的瓶颈问题解决掉!观察光的实相一瞬间,创造了光子这一现象实体。光的实相可以说是以太!人去看黑马的一瞬间,创造了黑马这个影像!人去摸黑马的一瞬间,创造了摸黑马的那种皮肤的感觉。如果已经追涨进入坑了,还不知道过失,被蒙蔽了,就很危险了。写到这里,想到古代大将带兵冲入城里,结果城里有个瓮城,敌人如潮水般从天而降,可能会全军覆没。如此看来,股市如同战场,真的不可以掉以轻心,不可以随便操作,一个小的动作,手指一动,可能会带来全军覆没!
《素书》原文如下:
【原文】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
【解释】迷而不返者惑。迷途而不知道返回的,这是真正的迷惑了。如果不懂返回自己本心,会自己的家,这是迷惑。本心被蒙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一个对金钱看得很重的人,很容易就被金钱所迷。如果这个特别好赌博,在股市当中如果不输个精光,都不会返回的,不会彻底反省。
以言取怨者祸。据说孔子曾经三次去跟老子请教。老子临别曾经送给他一句话:朝堂之上很多人之所以有祸患,就是由于说人是非。很多时候灾祸往往从嘴巴里说出。对于圣人而言,似乎沉默寡言,其实言语也是在造口业。如果自己不懂股票投资,在瞎教别人,给别人造成很大损失,对于自己也是自取其祸。
《素书》原文如下:
【原文】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
【解释】令与心乖者废。发布政令与存心背离,政令就容易作废了。比如周文王,周武王时期,君王圣明,百姓民心也淳朴。如此就可以施行仁政。到了战国,还是施行那样的政令,君王无法跟文王和武王相提并论,心都不一样。百姓的心也不一样,所颁布的政令就形同虚设了。苏秦劝燕王效法尧舜禅让,结果燕国大乱,苏秦也因此被车裂。我们通过股票交易软件下达交易指令。很多时候我们心里所想和下达指令不同,在看行情的时候,本来存心只是看看,可是看着看着就忍不住下了指定卖出,换股票。比如看着紫鑫药业、莱茵生物涨得很厉害,好久没有赚钱了,就着急行情过去,着急踏空了,结果换掉海王生物,同仁堂这些风险较小的股票,一头扎入紫鑫药业和莱茵生物,这样就很危险了。为了使得投资理念得以贯彻,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不会一个人进行操作,而是要有一定的审批流程才可以。本来明明存心是要长期价值投资,可是看着行情,卖出买入的指令不知不觉下达了。等到下达了,又后悔了,恨不得剁手指了。心口不一,心手不一都很多,很多专家教别人一套,自己弄另外一套。教别人价值投资,拿住不动,自己却乱动。
很多专家人前教大家价值投资,自己却频繁换股,短线追涨杀跌。价值投资很多人说知易行难。的确也很简单,就是抓住不卖出去。可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呢?没办法做到是因为不是真正知道,真正知道就可以知行合一了。知晓刚买入浮亏是很正常的;知晓利用复利效应,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晓长期持有是指数曲线,而价格波动这是线性的,拿越久,指数效果就越明显,一开始可能没有太大差距。
后令谬前者毁。如果朝令夕改,随便变更政令,就容易毁掉了。如此很难取信于民,百姓就不相信了。我们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很容易朝令夕改。可能刚刚卖出去,又后悔了,买进来。可能买入的成本比卖出还要高。
《素书》原文如下:
【原文】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
【解释】怒而无威者犯。如果发怒但没有威严,众人就容易侵犯他。古代很多大将严令军纪,如此就可以服众了。孙武训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