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服务开新局,长宁天山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三个度”
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五社联动”,多维度、全领域、深层次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
拓展关爱广度
01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建立“三访五送”机制,定期走访及发现问题。通过走访学校,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突发情况,扫除信息传递上报阻碍,确保未成年人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得到生活照料、学习辅导、心理关怀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扶。落实“家校社医”联动,实现家、校、社、医疗机构资源共建共享。因特殊原因导致的休学或退学,学校应及时告知儿童主任进行登记、走访,避免未成年人在社区发生意外。街道未保工作站密切联系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紧急干预、就医转介等服务。
02
发掘辖区商圈资源
打造“党建引领+未保关爱+社会参与”新模式。通过链接商圈爱心企业,与困境儿童结对,提供课业辅导、物质帮扶、心理关爱等多元服务,辖区内重点企业拼多多、兄弟公司、三星能源等积极参与结对,共计32家社会组织、1家社区基金会和132家爱心企业,帮扶资金189.5万元,覆盖未成年人217人次。街道未保工作站会同辖区社会组织“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举办各类公益活动,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到自闭症儿童关爱活动中,大力倡导辖区内爱心企业关注“星星的孩子”。
03
引入专业服务力量
街道通过引入“申爱社工中心”“梦晓团队”及“橙子树”等专业第三方力量,定期开展“亲子课堂”“五老讲堂”“校外法治辅导课”等系列活动,开展困境儿童个案服务32例,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小组活动8场活动,投入社工服务30次,惠及未成年人280人次。
创新“护未模式”
提升关爱力度
01
以“数字赋能”未保工作
依托“社区云”2.0平台,在平台中对未成年人家庭标注“黄、橙、红”三级预警标签260人,根据预警等级提供分层分类的多元化关爱保护。同时,在“随申办——天山路街道旗舰店”开通了全市首个“未成年人关爱平台”,以突发情况上报、亲子活动报名、心理关爱问卷和预防宣教答题四个版块,构建数字一体化平台,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帮扶、活动参与、心理评估、活动报名“一键达”直通车,切实兜牢织密关爱保护网。
02
以“心理关爱”护航成长
不断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框架,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有效提升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能力。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学校老师和家长发现类似事件,及时进行信息上报。街道联同专业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个体心理咨询46次,沙盘心理治疗9次,有效预防并控制突发意外事件。截至目前,辖区内未成年人意外事件零发生。探索孤独症儿童关爱机制,通过举办“七彩天山”主题活动,以适当强度的自然呼吸法、感觉综合训练、音乐康复疗法等,让家长得到喘息式服务,提升亲子关系融洽度。
树立“五大品牌”
延伸关爱厚度
01
红色教育“童爱”品牌
未保工作站在18个居民区儿童之家建立“红色教育”实践点,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通过“五老”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五彩实践·行走天山”系列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情怀。
02
科学普及“童创”品牌
充分发挥社区创新屋的作用,配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动手做”工具设备,开展寒暑假系列活动、传统节日、科技节和科技周等专题活动,为未成年人搭建科技创新的实践场地。同时,在辖区11家中小学校设立分中心,把创新屋最新的设备、最专业的师资和最时尚的课程带入学校,点燃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03
心理关爱“童心”品牌
结合“橙子树天山家庭教育实践基地”项目,通过定期举办“亲子读书沙龙”活动,以及个性化“坐诊”式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为辖区内的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家门口一站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树立“橙子树天山家庭教育实践基地”的家庭指导站示范性品牌效力。
04
自我保护“童剧”品牌
携手“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小组”活动,并成立“T3星耀团”,邀请专业艺术教师进行表演指导、创作、排练。目前已组织辖区困境儿童共同演出《星星呀,点点呀》《寻找小天》等自编儿童剧,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如何正确保护自己,也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05
议事参与“童治”品牌
结合街道“一街一品”项目,将未成年人这支队伍加入商圈法治宣传队伍中,成为“商圈宣传小达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法治意识。在儿童议事厅,开展6场反电信诈骗的宣传、维权途径的了解、社区改造等形式多样的儿童议事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