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嘉靖的用人艺术,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人
皇帝重用臣子,似乎向来不看他们的品行节操,他们所看重的就是能力,对皇帝到底有没有用处。
像是乾隆,明明知道和珅是贪官却还是在重用他,是因为和珅在那个时候对乾隆是大有用处的,
而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的用人艺术也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明朝的很多皇帝似乎都有点小癖好,而嘉靖皇帝就是,他喜欢的是求仙问道,希望有一天可以长生不老,
他在这一方面穷其一生,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还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将国家治理得要井井有条。
所以即使嘉靖在沉迷道教,整个国家机制却还运行的井井有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高超的用人艺术。

先看看整个朝廷的运行,那就是以皇帝位核心,以内阁为主要,以司礼监和锦衣卫为次的机构,
皇帝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军国大事做出决断,内阁则是在两股势力的争斗中平衡着,
以严嵩为首的严党和以高拱,徐阶,张居正等人为首的清流,三则是司礼监 。
司礼监主要是由太监组成的机构,他们直接效忠于皇帝,直接为皇帝负责,对内阁起草的文件,
经过皇帝的同意进行批复,司礼监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平衡严党和清流,这样整个朝廷就可以平稳运行下去了。

在两党相争的这个阶段,嘉靖需要的是一个和事佬,和稀泥的形象,而吕芳的品行和性格恰恰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作为嘉靖身边的老人,嘉靖身边比较亲近的亲人来说,他心机颇深,思考的问题也比较全面,很懂得嘉靖皇帝的心思,
但是却心地善良,是个善良的老者形象,他一心一意为皇帝着想,但是也不忘为自己留个可以全身而退的路子,
他在两党相争中是个和事佬的形象,谁也不会得罪谁,所以由吕芳来平衡着内阁当中的两个党派。
但是随着郑泌昌何茂才的凉凉,改稻为桑政策的失败,严党的好日子走到了尽头,嘉靖也知道,严家终会倒台,
而严家倒台之后呢,这个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新的矛盾,
吕芳就作为一个比较和顺的人就不适合再去建立新的平衡关系,严党倒台以后,内阁剩下的就只有清流了,
所谓清流就是那些酸腐的文人,没有了严嵩等人的争斗,嘉靖对待这些酸腐的文人就显得更加难了,
和他们讲道理吧,他们有更多的道理可讲,吕芳就不适合当这个和事佬的。

面对这些文人,嘉靖需要的就是像陈洪这样的狠角色了,陈洪一直都有想取代吕芳的野心,
嘉靖也知道陈洪这个人品行不好,心狠手辣,他为了将吕芳打压下去,
在杨金水疯掉的时候对他施加刑罚,逼出杨金水装疯卖傻的事实,他想这样吕芳就不会得到嘉靖的信任。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