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审讯进入僵局,知道真相的王振武一夜白头
等王宝玉讲完,郭秀英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王宝玉马上扶住她,两眼无神地瘫坐在椅子上,捂着脸哭了起来,“傻儿子,这回你可要了我的命啊,我和你爸哪有这么大的本事儿,你犯的可是死罪啊。”
王宝玉还不相信,问道:“什么?妈,你开玩笑吧,这哪会是死罪啊?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的,一共有六个人。”

“你什么都别说了,对你爸也先不要讲,你洗洗先睡吧,让我好好想一想。”
郭秀英在自己房间里走来走去,始终觉得等民警来个瓮中捉鳖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她绞尽脑汁想了一个主意,过了个把小时,郭秀英又敲开王宝玉的房间,“宝玉,你赶紧穿上衣服,咱们不能让你爸知道,他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捆着你送到公—安—局,你先到你姨家去躲躲,看看情况再说。”
王宝玉只好收拾好东西,连夜骑了六十公里和母亲去了临谷的姨妈家。
第二天中午郭秀英搭着公交车才从外面回来,她直接去了农机站给王宝玉请了长假。

所谓的“敢死队”都是乌合之众,这次抓捕行动一共抓了十几个敢死队的人,少的有三五个人,人数比较多的有十几个人,比如“轧花厂敢死队”、“建中街敢死队”,还有“肉联厂敢死队”,其中“轧花厂敢死队”最为突出,因为他们胆大心狠拳头硬,打架打得很凶,在当地谁都不敢惹。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各个敢死队的几乎全部招供,把自己做的坏事儿都规规矩矩写在了纸上,错字别字连篇。其中刘巧珍流产的案子是肉联厂的那帮人干的。
夏成涛亲自督战,把近一年发生的报警事件集中核对,发现了敢死队们做的坏事占了90%。县局的许元培一直陪在夏成涛身边,“那个郭店行凶抢劫案子查出来没有?”

“这个还没有人承认,我们正在调查。”
夏成涛说的这个案子就是抢劫郑小果和高三星的案子,“长毛”是轧花厂敢死队名义上的头头儿,大名叫常丰收,总爱留着披肩发,外号叫“长毛”,他是无业青年,实际上是“黄四”当家,“黄四“大名叫黄胜利,他是街道被服厂的工人,上着班呢,很多事不便出头。“小六儿”大名叫周晓军,是“长毛”的跟班儿。常丰收、黄胜利、王宝玉是轧花厂敢死队的“铁三角”,有什么重要事情都是他们一起商量。其他跟着他们混的十几个人,有的还是辍学的孩子。

真正参与抢劫郑小果的有长毛、小六儿、王宝玉,还有其他三个人,他们当晚都喝了酒,酒壮怂人胆,为了拿钱给孟庆民过四十岁生日,他们就合伙在郭店拦住了高三星和郑小果。
王宝玉是漏网之鱼,他们还希望这个好兄弟能想办法解救他们,况且师父孟庆民也在外面,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于是对于郭店的事情他们死不承认,在强光的照射下,他们的一直以自己的意志苦撑着,即使困得栽嘴儿,由于他们刻苦练习武术,耐力比其他人都要强,同时幻想着外面的人能来救他们,个个守口如瓶。

许元培看着“长毛”说:“别硬撑了,这事儿你扛不住,受害人都说了,你们当晚无意中说走了嘴,你说:妈的,还敢在我轧花厂敢死队面前耍滑。有没有这回事儿?”
“没有!”“长毛”嘴上否认着,心里也开始打鼓,的确在现场王宝玉这个“大嘴巴”说了这句话。
“你还嘴硬,根据国家法律,你们抢劫致人重伤,判十年以上,情节恶劣的判处死刑,你一个人能扛得动吗?只要你交代了,有立功表现,会考虑给你减刑。如果这个机会被别人抢先了,别怪我没有提前对你说。”许元培的眼睛像刀子一样在“长毛”的脸上划来划去,“长毛”眼皮上翻,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孟庆民这个老狐狸说过,他们最拿手的就是诈来诈去,千万不要上当。

“黄四”是老油条,怎么问都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顶多就是重复着一句话,“我就是平常在轧花厂练练武术,可什么坏事都没干过,不信你去问厂里的领导,我可是月月全勤。”
“小六”的脑瓜子很灵,他知道只要民警一直问他,就说明“长毛”和“黄四”什么都没说。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审讯进入僵持阶段,到了晚上无论是嫌疑人还是办案民警都熬得招架不住了。夏成涛等不到结果也走了。
再说王振武两天没有见王宝玉回家,就起了疑心,郭秀英知道也瞒不住,就把实底儿都告诉了王振武。

王振武发怒把喝水的杯子摔得粉碎,“都是你惯的,我就说过,他迟早把这个家给拆了。”
郭秀英如今没了以前的脾气,无奈地说道:“事到如今,你埋怨我有什么用,总不能让他躲一辈子吧?”
两人相对无言,灭了灯呆呆坐在客厅里,看着王振武在黑暗里一根接一根抽烟,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天亮,郭秀英看到丈夫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路遥曾说过:“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 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 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 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 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理解的基础上。”

路遥致力于在作品中表达农村青年的苦闷与奋斗,从1979年动笔,到1981年写成,14余万字写了三年,因为不太满意他几经删改,高加林这个角色,注入了路遥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曾说:“细细想想,迄今为止,我一生中度过最美好的日子,是写《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那时候的路遥,面对他写作的人生,也是意气风发。

《人生》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幅独具风采的当代农村世态长卷,它无需惊心动魄的情节来震撼人心,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质朴的美来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动。
当现实的残酷与时代的脉搏交织,当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力量去抗衡,那种动人是最真切的,或许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告诉我们的那样: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这本书于2018年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可能我们看完了《人生》,同样像马云当初看完时那般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但是最终无法成为像他一样掌控命运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化苦难为动力,在人生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有向前走一步的勇气。无力改变人生,就学会与生活和解。

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资,相遇一本好书,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推荐给爱读书的你。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了解书籍详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