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被毁?卫星画面曝光,棚顶有弹孔,凶多吉少
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在战争中被损毁的消息,成为这两天大家关注的焦点,此消息得到了央视军事、环球网、乌克兰总统、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和安东诺夫公司的证实。随后,又有部分媒体引述俄罗斯媒体的消息来辟谣,拿着过去的资料画面称安225没被损坏。而今天,我们的“海丝一号”卫星和美国Planet公司,都发布了最新的卫星图片。
Planet公司的光学照片
左边是我国卫星的雷达成像画面
从卫星图片上看,机棚露出的尾巴的确就是安225的平尾,而且画面显示停放安225的机棚确实也受损了,更重要的是,棚顶有弹孔,看来安225凶多吉少。当然,也不至于完全损毁,最多是受重伤的程度,或许还能抢救。
从阴影上看,弹孔很多啊
不过问题是,虽然安东诺夫还有另外半架未完工的安225以及安124的备件,但现在的乌克兰,肯定是没有能力修复这架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了。而俄罗斯由于受西方制裁,也无法获取必要的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对安225亦只能望而兴叹。
虽然还有另外半架安225,但几乎是修不好了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我们买下安225,并且修复这架巨型运输机。先不说咱们是否有这个能力,仅从用途来看,咱们不需要这么大的飞机,安225虽然是当今人类航空工业的奇迹,但它的确也是一架失败的飞机。
安124是一架失败的飞机
安225太大了
为啥这么说?咱们先从它的定位说起,苏联当初建造安225,是为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进行转场。要知道,“暴风雪”号的建造和发射不在同一个地点,航天飞机降落的时候也可能落到非预定的机场,这么大的家伙,想用火车运输是完全不行不通的,建造和发射地点又不靠海,所以要求必须有一架大飞机,能够背着“暴风雪”号转场,于是安225应运而生。
安225的真正用途
背航天飞机的安225
苏联当时提出的技术指标,是要求安225能够在任何一座正规机场起降,因为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的时候,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会在任何一座机场降落。但实际上,根据安225这十几年的运行纪录,它只能在全球三分之一的机场起降,远达不到苏联的要求。比如安225曾数次来我国,但只在石家庄和天津滨海机场起降过,很多机场根本落不下去。
安225有太多的机场不能降落
究其原因,还是安225太大了。其实类似安225这种背负航天飞机的飞机,美国也有一架,它是在波音747-100基础上改装的,尺寸与原来的客机基本相同。而安225则是在本身就已经很大的安124的基础上再放大,为啥苏联非要放大安225,安124不能背航天飞机吗?
美苏两架航天飞机座机
安225比波音747-100大很多
其实,苏联曾经测试过在米亚4“野牛”轰炸机的基础上背负航天飞机,如果安124非要背,也是可以的。但问题是,苏联不仅要求可以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还要求同时背体型更大的“能源”号火箭系统,也就是说一次将“暴风雪”号和“能源”号都背走,最好还能在空中发射空天飞机,这就只有安225能承担重任了。
原始设计其实是这样的
能源火箭系统可比航天飞机大多了
背这样一个组合体,非安225莫属
为啥苏联的要求这么高呢?这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制约,苏联的发射场没办法建在海边,通过海运实现“能源”号火箭系统的运输,走铁路又有太多过不去的山洞,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空运。但安225自面世到这次被毁,几十年来又从未真正背过“能源”号火箭系统,更别说奢谈空中发射,所以三个既定目标,它实际上只实现了一个,可谓是失败。
三个目标只实现了一个
只背航天飞机的话,用米亚4也可以
背燃料箱的米亚4
而苏联解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下马之后,安225被改成了商用运输机,甚至有计划改成客机,但相比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安124,它总共也没执行过几次运输任务,究其原因,就是每小时消耗20吨燃油的安225使用和运营成本实在是太贵了,差不多是安124的3倍,而空运能力又不到安124的1倍,对比起来效益并不高,比如安225可以运地铁,但安124同样也可以,客户不用思考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安124运地铁
安225运超大部件
安225的确可以用来运输一些超大的部件,但在国际上,这样的运输走海运更多,空运的需求其实并不大,有时候几年都接不到生意,而在这几年间,维护的费用一分都不能少。所以安225之大,只是看起来爽,经济效益却非常差。从内心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希望安225能够幸免于难,不过,它的时代的确已经结束了,我们不需要。
安225的时代结束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