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不要再对世界痛呼疾喊,而是跳崖闭嘴,我们该反思什么呢?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认为:当个体同家庭、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最近发生的一则事情让人无比痛心,四个正值大好年华的年轻人从不同的地方相约天门山,服毒后纵身一跃与这个世界告别。

  

  为了保证这场死亡能够完成,他们甚至给这场自杀上了“双保险”,先服毒,后跳崖,3克就足以致死的毒药,他们用了50克。这场“赴死”有多决绝,他们对这个世界就有多失望。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无论是从专家还是主流媒体,都经常听到不好的声音,专家说“找工作不能只看工资”,主媒说“孔乙己脱不下长衫”。

  从四个跳崖年轻人的家庭信息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相同的信息,都是出身贫困的农村家庭,而且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他们都才二三十岁,却已经出来工作了好多年,学历普遍偏低,做的都是底层的工作,身后贫困的家庭和自己的无力向前形成了不可逾越的大山。

  有人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的再次计算得出了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农村的自杀率远高于城市自杀率,并且男性的自杀率远高于女性。在如此冰冷的数据面前,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有很多。

  

  但有一点,农村普遍要比城市贫困,而农村的人哪怕走出大山,成功的机会也要比城市小。因为从一开始,起点就不一样,农村的孩子奋斗了好多年才能喝上的咖啡也不一定能和城里的孩子平起平坐在一起喝。

  在农村,总说“养儿防老”,而儿长大后,却会发现“养老很难”,甚至连养自己都很辛苦,更别提要养乡下的父母了。

  从四个跳崖的年轻人家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基本都是一家的希望,身后无人可依,却要成为别人的依靠。他们无处哭诉,因为不仅显得矫情,也无力改变什么。

  这个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存在已久,是整个社会需要反思的了!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的《人生》。

  

  里面有一个剧情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个年轻的小伙问高家林,这边有旅店吗?他告诉小伙,这边的都拆没了,要不然你到对面去看看,那边是浦东,别看那边高楼大厦的,也有很多便宜的旅馆。他回头看向走远的小伙,想起当年初来上海时那些心酸,仿佛从年轻人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他一定会感谢当初坚持下来的自己。

  

  人生有很多时候,已经走到了自认为的绝境,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拉你一把,哪怕只是给你指了个有便宜旅馆的地方,你也许就能经历磨难、向阳而生了。但如果有人不怀好意地推了你一把,你可能就坠入了你凝望很久的深渊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