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遇上了疯狂,这部国产片太另类,上映口碑就炸了

  

  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所有人对国产科幻的印象。就连拍出的第二部《流浪地球2》,热度是依旧不减,最终票房拿下了40亿,豆瓣口碑8.4。相信不少的观众,对《流浪地球》中的太空电梯,行星发动器,以及量子计算机给震撼到。

  

  当面对灾难时,已经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恐惧。

  最近,国产片又出了一部科幻片。

  看上去却显得十分另类,一部科幻片却拍出了文艺片的味道。混搭的风格,没有小鲜肉,顶流明星,巨资的加入。却拍出了一种荒诞的科幻现实。

  

  相信不少网友已经看出,它就是《宇宙探索编辑部》。

  

  一部表面看上去不科幻的荒诞科幻片。

  凭什么这么说?

  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宇宙探索》的杂志社主编唐志军展开。

  

  作为一个诞生于上世纪80年的小杂志,主要的内容都是围绕大千世界的奇闻逸事,尤其是,唐志军妥妥的一个科幻迷。年轻的时候,就信心满满的坚定表示:外星人是肯定存在。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却并不理想。

  人到中年,日子清贫,家徒四壁,暖气费也交不上。在一间小屋里,放着一台还十分老旧的电视。直到有一天,电视的突然短路,让他灵感突发。望着电视的雪花点,唐志军仿佛接收到了外星人传来的信号。

  

  

  典型的一个“堂吉柯德”,别人眼中的智障行为,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这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

  对于坚持30年的唐志军来说,已经走到了疯魔的边缘。

  电影的故事探讨的不是,唐志军如何壮志难酬,沦为生活边缘的“孔乙己”。而是,通过这样一次偶然的事件背后,去了解这个世界的那些未解之谜。

  

  这一天当唐志军发现电视坏了的同时,上网一搜,同一时间也发生了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四川某地的鸟烧窝村,夜有异象。一户人家门前石狮子嘴里的石球不见了,有人称:石球发光飞到了一个发光小人的手里。

  为了探寻这个未解之谜。

  唐志军和他的小伙伴,老同事秦彩荣,酒鬼那日苏,以及小迷妹晓晓。

  

  四人一同来到了这个村里。

  在这里,最先遇到的是,一个头顶铁锅的少年。什么样的人会头顶铁锅?不是避难,就是“神经病”。果然,随着一行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荒唐的故事接连发生。

  他们的行动,引起了一个广告商的注意。

  

  找到他们,让他们宣传阿波罗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已经揭不开锅的编辑部,终于迎来了转机。为此,还专门找到了一套老旧的宇航服。唐志军穿着宇航服进行展示,广告位贴在宇航服的头盔上。

  一切都十分顺利。

  

  结果,在脱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由于是很多年没用的东西,导致衣服卡扣老化,脱不下来。唐志军在里面闷的快要憋死。最终只能选择用电锯锯开宇航服。

  在这一刻,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颇有一番肃穆的味道。

  唐志军这个不经意的意外,也为后续埋下了伏笔。

  

  在导演孔大山的眼中,唐志军这个人物,已经升华成了一种意象。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热烈的情感,在巨大的悲剧里狂欢,在痛苦和失望的边缘产生了幻想。

  看似是宇航服被锯开了,实际上,在唐志军的眼中却是,少了一个和外星人接触的名额。这样一个固执的人物,屡屡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此,在村子里遇上了头顶铁锅的少年孙一通,以及带着红帽的“陨石猎人”。电影也堪称一部“神经病”大杂烩。

  

  荒诞,讽刺,辛辣的表达了现实中的一些故事。

  《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科幻表现在什么地方?

  聊起科幻片,我们对于其中的一些未解真相,总是抱着很大的兴趣。正如影片中,看似疯子一样的动作。现实中,我么也常常因此困扰在其中。

  

  比如,头戴铁锅的孙一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十分盛行的现象。

  因为当时的气功比较流行,便有了一种带着铁锅,能够感受到宇宙大气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而这种现象,在当时看上去也显得十分“科学”。现在看上去,又尽显一种荒唐。

  

  比如,小时候我们常常听说,有外星人。

  影片中唐志军在村子里,听一个老人说遇到过外星人,甚至还将他的尸体给保存了下来。但是,一般人可看不得,,只有有缘人才能看。而在这箱子外标着价格“520”。这样的一幕,何其相似。

  影片中的荒诞,在现实中都或多或少的发生过。

  

  而的科幻,正是一种盲目的人对于未知的探索欲望。为什么会有“外星人”这样一个梗处处存在。

  在这些虚无缥缈的背后,是人性深处被裹挟的欲望。

  我们一直都在填充着,这样一份无底洞。

  正如同,影片中的主人公唐志军,为什么一直痴迷于探索外太空。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投入,最后迎接他的现实却被狠狠打脸。这样一个不赚钱又不通人情世故的中年男人,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失败者。

  

  唐志军的女儿,因为抑郁自杀。

  在他看来,不理解不接受。面对女儿自杀前给他发的最后一条信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

  这不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我们在不断的追求外太空,寻找外星文明,但更多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定位。

  

  《宇宙探索编辑部》作为导演打磨了6年的剧本,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受,是现实的荒诞和幽默,以及对于理想主义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都在热衷于科幻,渴望探索那些未知的星空深处。

  但同时,也凸显了人类的弱小,只能够凭借想象,去构建一片设想的星空。

  

  我想,这正是科幻片的意义,在不断接触的故事中,一步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科幻片的目的不正是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吗?同时,也在鼓励着我们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