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叶”到影帝,廖凡的非凡之路:只主演过三部片,就拿下影帝

  因为长相平凡,出道20年,他只在三部电影担任过男一号,但这三部片,一部让他拿下新加坡影帝,一部入围金马奖最佳男演员,最后一部让他成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今天,我们该记住他的名字了,廖凡。

  

  廖凡第一次有片酬的演出是1995年滕文记导演的《北京深秋的故事》,那会他才21岁,却要演一个30出头的秃头司机。导演赵宝刚说他们是花旦小生,李是小花脸,说白了就是只能演绿叶。但这话廖凡并没有放在心里,人不红没所谓,戏好就行。所以再小的角色廖凡也不放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他演了一个坏得极致、魂到极致的皮条客,好奇害死猫。他饰演的小保安卑微而深情,爱上了贵妇刘嘉玲,甚至演起娘娘腔人见狗啊,也不输前一部的冯远征,荧幕上能刚能柔戏远非一般演员能比,随着观众吃腻小鲜肉,他硬邦邦的长相不就成为优势了?

  今天,廖凡这个名字早已成为品质电影的代名词,有他,电影就不会差。这种后发制人的人生,正如。他名字里的凡字一样,凡并非只有平凡,也可以是非凡。说到名字,我不禁想起廖凡的一件小事。拍师傅时,导演徐浩峰和廖凡曾有过一个约定,电影如果拍得好,功夫就叫咏春,打的不好,编个其他的名。最后,原本什么功夫都不会的廖凡几乎完美胜任了所有动作戏,而我们也看到,他打的功夫正是咏春拳。这正应了中国人那句古话,名正言顺,人与名,故乡成就。就像廖凡对凡字的理解,这个世界或许有平凡的字,但从来没有平凡的名字。

  最近,廖凡和一群名字中同样带有凡字的人聊起了凡字的含义。许多父母给孩子取名为凡,看似普通,但其实蕴含深意,他们有的希望孩子少些风雨,子里面少一点。就是烦。有的父母期望孩子能有出息,更深知先苦后甜的道理,从烦开始,踏踏实实,有的更是富满诗意。女儿名字里的凡,竟然是来自唐代莫宣清的诗句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这是父母希望女儿既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小鸟,也可以随时飞上枝头,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个。看出来没,每一个人名字的背后都蕴含着父母对我们非凡的爱。如果把这爱描述的更细一些,他的目的不是向外,是向内,他所祝福的不是名利的加载,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名字即使传承也是可盼。一个人的名字里往往包含着对他人生最精炼的概括。廖凡名字带凡,但他认为凡绝不是平凡,是脚踏实地的沉淀。而他代言的非凡汽车也秉持着同样的信念,不为流量哗众取宠,而是脚踏实地的追求质感的本心。虽然依托上汽大厂的优质资源,仍然始终坚持用产品和技术说话,并且不断自我突破,拥有多项行业创新技术。相信实力,相信日久见人心,这非凡的名字,也是非凡的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