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不平小组】“呸,躲台湾后面怕死"!日本自卫队推动在冲绳及九州岛司令部“地下

  柴世荣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主要领导者之一,从1931年奋起抗日,到1944年英勇牺牲,他的战斗足迹遍及黑龙江、吉林两省东部地区,为抗日救国历尽艰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柴世荣,1893年出生,山东胶州人,“九一八事变”后,柴世荣任“抗日救国军”第四旅旅长,后来升任第四路军司令。

  1934年初,柴世荣率领其所属的一个旅,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党员周保中等人创建的“反日同盟军”。1935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1936年,经周保中介绍,柴世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柴世荣接任第五军军长。从五军创建开始,柴世荣就担任主要领导工作,为第五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柴世荣很重视游击根据地的建设,1936年,他选定在吉林东部的三道通建立了临时游击根据地,在当地农民群众中组织了“反日会”。

  1939年,虽然抗日战争在全国进入了相持阶段,敌人在东北对我抗日联军的“讨伐”却更为残酷和疯狂,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1941年初,抗联各路军的领导同志在后方基地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要坚持高举东北的抗联旗帜,直到最后胜利,还决定,抗联部队隐蔽整训,另组织十五个小分队,执行军事侦察、宣传和联系群众、骚扰敌人和破坏交通线等任务。柴世荣身为军长,年近五旬,仍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定,带领小分队,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不畏艰险,深入敌后,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柴世荣在战斗中曾七次负伤,而他从不在意。每次负伤后,他总是风趣地说:“又让野猪耙了一下,没啥!”一次,他腿部受伤,行动不便,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坚持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从未离开过部队。柴世荣这种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指战员坚持抗日武装斗争的决心。来源:“学习强国”博兴县通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