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不一样的托卡尔丘克|在“孤岛”中拓展心灵的边界
最近,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卡尔丘克的小说集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国内引进出版。
00:48继布克国际奖长篇小说《糜骨之壤》、文学评论散文《玩偶与珍珠》、长篇小说代表作《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之后,本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第四部托卡尔丘克作品。
迄今为止,该社已推出托卡尔丘克作品系列10部中的6部。随着阅读热潮的持续,托卡尔丘克早已成为被众多国内读者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家,她作品的中文版本往往在上市前已备受关注与期待——这部迅速登上豆瓣“新书速递”的《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便是如此。
中短篇小说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波兰语原版书名为《众鼓奏鸣》,出版于2001年,包含19部小说。这部作品曾荣获波兰最高文学奖项“尼刻奖.读者选择奖”,在波兰读者心目中属于当之无愧的“国民畅销书”,也被誉为托卡尔丘克中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中文版由著名波兰语文学翻译家茅银辉教授和波兰文学资深译者方晨合作,从波兰语原文直接翻译,切实呈现了原作的语言风格。译者亦精心编写了详尽的注释,力求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历史、社会背景。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所言,托卡尔丘克的写作“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充盈着大胆的想象,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无疑是托卡尔丘克小说的显著特征。在这样的基调下,她的作品题材丰富,并展现出多样的风格:神秘、诡异是《怪诞故事集》的主色调,《衣柜》从日常的平凡角落提炼一丝玄虚;《糜骨之壤》把目光投向偏远山林里的老妇人,《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将创世神话中的女神带去未来……《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收录的或许是她最贴近社会生活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托卡尔丘克。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包含的19个故事中,托卡尔丘克书写了形形色色不同意义上的“孤独者”:《睁开眼吧,你已经死了》里,百无聊赖的女人以侦探小说打发业余时间,随着对情节越发不满,忍不住进入自己在读的故事中;《岛》如一则当代版“鲁滨孙漂流记”,讲述因战乱流落荒岛的男子,孤身一人,度日如年,直至发现载着婴儿的搁浅小船;《安德鲁斯教授的华沙之旅》中,英国心理学教授只身前往波兰进行学术交流,谁知在这语言不通的异国险遇重重;
《女舞者》中,离群索居的老年舞蹈家一遍遍给断绝往来已久的父亲写着不会寄出的信……这些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群陷入“孤岛”境地的人——物理意义上的孤岛,异国他乡,陌生的城市;在家庭生活中沦为同床异梦的陌路人,或被无形的屏障排除在核心成员之外。这些精神上的“边缘人”,在烦闷不快乃至万马齐喑的困境中,努力拓展心灵的边界,甚至以“闯入”的方式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相信每一颗格格不入的心都会有所共鸣。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是本书收录的小说中非常独特的一部:一位男子“迷恋”上在马戏团展览中见到的“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但这份“迷恋”无关爱与怜悯,仅仅出于猎奇和利用,“丑女”也因此度过辗转不平的短暂一生。小说取材于历史真实人物——因患有罕见疾病而被称作“毛女”的墨西哥女孩朱丽亚的故事。小说中,“丑女”无从进入正常社会生活,被视为怪异的展览品。
面对观众的各色眼光,她却说:“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好像他们都是空心的,好像他们必须看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能把自己填满。”不仅托卡尔丘克对这个故事投入特殊感情,诸多专业读者也对之格外关注与赞许。《世界文学》主编、学者高兴非常喜爱这部“特别的情感-心理-哲理-寓言小说”:“那么的细腻,深刻,悲伤,肌理丰富,让人久久地回味。”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茅银辉、方晨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