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火星-18”克韩“杀伤链”?

  朝鲜试射“火星-18”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后,有韩国舆论担忧,韩军先发制人的“杀伤链系统”将无用武之地。

  朝鲜13日首次试射加装固体燃料的“火星-18”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取得成功,并称该导弹将成为朝鲜“未来核心主力手段”,引发韩国舆论紧张。

  

  韩媒认为,朝鲜导弹的研发速度越来越快,以“火星-17”型洲际导弹为例,从首次亮相到首次试射相隔1年零4个月。而“火星-18”型洲际导弹,今年2月朝鲜建军节阅兵式上亮相后,仅过两个月就宣布了成功试射。?韩军专家认为,导弹推进剂从液态改为固态,将完全改变战场的规则。

  韩媒:“火星-18”或将使韩军“杀伤链系统”无用

  因此,韩国舆论又出现一些担忧的声音,认为“火星-18”或将使得韩军先发制人的“杀伤链系统”再无用武之地。

  

  韩国TV朝鲜电视台记者

  韩军的防御思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杀伤链系统”对导弹阵地实施源头打击;第二阶段, “导弹防御系统”从空中拦截来袭导弹;第三阶段,针对朝鲜最高指挥部定点实施大规模惩罚报复。目前舆论担心先发制人的“杀伤链系统”派不上用场。

  韩国国防部:担忧“火星-18”防不胜防是杞人忧天

  对此,韩国国防部罕见发布新闻稿反驳称,韩军拥有探测、摧毁、拦截朝军导弹的能力,担心固体燃料导弹防不胜防是杞人忧天。

  

  韩国国防部还强调,朝鲜“火星-18”所采用的技术还未成熟,韩军拥有更高效、更先进的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技术。

  回应朝鲜射弹 美军B-52再度飞临朝鲜半岛

  14日,美军2架能够装载核弹的B-52战略轰炸机飞临朝鲜半岛上空,与驻韩美军的F-16战机、韩国空军的F-35A战斗机等举行了联合空中演习。

  

  B-52H可搭载射程达200公里的空地核导弹,最多可携带31吨炸弹,作战半径6400多公里。这是B-52H战略轰炸机时隔9天再次飞临朝鲜半岛,也是今年以来第三次现身朝鲜半岛。韩联社强调,韩美此举是对朝鲜13日发射导弹的应对措施。

  韩国发布统一白皮书 涉朝用词有变

  14日,韩国统一部发布《2023统一白皮书》,白皮书使用“朝鲜无核化”一词取代政府之前一贯使用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明确弃核主体是朝鲜。

  

  此外,官方向来使用的“朝美”“朝美关系”改为“美朝”“美朝关系”, 并将朝鲜半岛局势不稳、韩朝交流合作停摆的责任归咎于朝鲜核威胁及军事挑衅。

  美日韩军事威慑招致朝鲜强烈不满

  有韩媒指出,朝鲜掐断几乎所有朝韩政府间的通信联络,而13日试射洲际导弹,意在抗议韩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等。事实上,本轮半岛危机事出有因,3月以来,美韩就一直不间断举行“自由之盾”等联合军演,美日韩三国日前也举行联合海上演习,遭到朝方猛烈抨击。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3日表示,敌对势力以“顽固的侵略政策和威胁性军事妄动危害朝鲜半岛环境”,妨碍朝鲜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将始终采取致命的进攻性应对措施,直到对方放弃徒劳的思维和妄动为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监制/杨奉涛

  制片人/杨修雯

  编辑/王奥夫

  来源:CCTV4《今日亚洲》

  制片人/孟滨

  编导/吴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