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调侃央媒励志文章:好好干,娶嫂子有望?

  

  在当下社会,网络中涌现出一股针对央媒的恶搞、调侃风潮。有些网友对央媒正能量报道进行无端攻击,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央媒作为国家的舆论引导者,多次发表关于励志、奋斗等正能量的文章。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在网络评论区却饱受讽刺和嘲笑。以人民日报为例,一篇试图鼓舞人心、激励奋斗的报道,结果却在评论区遭到许多恶搞、调侃的言论。同样,央视网关于鼓励大学毕业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职的文章也受到了类似待遇。这些现象反映出许多年轻人对权威媒体的劝导视若无睹,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事实上,在当前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们更应该调整心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地寻找工作。央媒的正能量报道本不该受到如此恶评和调侃。因为无论何时,勤奋工作都是改善生活的必要条件。

  

  然而,我们也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年轻人。毕竟,如果社会能为他们提供更多高端、对口的岗位,让大学生们的才能和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自然会比从事低端工作高出许多。遗憾的是,这类岗位与毕业生的数量相去甚远。

  

  当前的就业难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尤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受到重创,需求减弱,外贸出口疲软,从而导致各类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央视网和人民日报发表的鼓励毕业生们调整心态、实事求是的文章,虽非解决根本问题的良方,但至少是应对眼前困境的一种尝试。这些报道本不应遭受如此多的恶评和调侃。

  

  换个角度看,如果央媒说一些空洞漂亮话,让大学生继续考研、读博士,是否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满意呢?但若有80%的毕业生选择攻读研究生、博士,未来照样面临高端岗位不足的问题。届时,这些学者们若被迫从事低端工作,他们的怨气恐怕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