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爱孩子是什么样的?可能99%的家长都爱错了

  若是有人问你:“你爱你的孩子吗?”

  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爱了,要命都给。”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真正的爱孩子,却不是每个父母都做得到的事情,大多数父母的爱可能爱错了。

  那么真正的爱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01

  不拿孩子和别人攀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各有优缺点,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只拿自家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很好了。

  一个母亲生的双胞胎,脾气性格,聪明才智还不一样,更何况是不同家庭中的孩子呢?

  再说,孩子的未来成长成什么样,也与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父母情绪稳定、以及格局眼界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都没拿别人的父母和你比,你更不能拿他和别人的孩子相比,孩子对父母的爱胜过爱他自己,父母要珍惜自己的孩子,引导他成长为一个身心灵健康成长的人。

  

  02

  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或犯错时,不要上来就批评孩子:“真没用,笨蛋,你还能干什么?”

  而是,父母要先接纳孩子,看到他内心的恐惧和失落,爱抚他的情绪,鼓励他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主要是找出原因,查漏补缺,努力学习,下次考试一定会有进步的,相信你,你可以的。

  再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给孩子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

  比如:胆小怕事,拖拉、懒惰,小气自私等,这些标签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孩子的潜意识,成长为标签的样子。

  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的成长空间存在着无限可能,所以不要给孩子设限,对孩子要多鼓励、多支持、多理解、多包容,换位思考,处在孩子的位置考虑问题,终将会获得一个阳光、快乐、优秀的孩子。

  

  03

  孩子再差,都不要放弃

  无论孩子太差,让你再没面子,你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牵着孩子的手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即时别人对孩子都放弃了,父母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依然相信他,用显微镜找到他的一个小小优点,然后放大他的优点,欣赏他、鼓励他、陪伴他,重新激起孩子的信心。

  父母之爱子,不是因为有希望才爱他,而是因为爱了才有希望,希望才会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04

  控制、包办孩子的一切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孩子也是有边界的,超越边界的爱得到的效果却是事倍功半的。

  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父母都要说了算,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一味的自作主张,把繁杂事务安排得头头是道,费神费力,孩子稍有不如意,父母便大吼大叫,觉得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感恩,而且还成了仇敌。

  其实,这不是父母和孩子想要的结果。父母爱孩子,不是一味的大包大揽,把孩子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是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做出选择。

  既使,选择错了,那也是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勇于尝试,从错误失败中得出经验,吃一堑,长一智,会越挫越勇,越做越好。

  父母之爱子,要给予孩子想要、需要的爱,才能滋养到孩子,让他的灵魂更饱满,坦然接受困难挫折,勇敢面对。

  

  05

  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家长不要只盯着分数,一个孩子能不能成功,能走多远,取决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三观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首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你,别人不喜欢你并不代表你不好,而是每个人的眼光、性格和格局不一样罢了,学会自己爱自己就好。

  其次,学会赞美和肯定别人,受到帮助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再次,可以遵守各种规则,成为有素养的人,但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所有的规则都可以不用去遵守,因为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最后,让你好好读书,学习各项技能,不是为了让你以后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希望未来你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昂首挺胸的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

  

  06

  做学习型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不是只摁着孩子使劲。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要想接住孩子的各种情绪,那就要多学习,多学习一些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做法,并及时改正。

  在日常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则,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便于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更好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先爱自己,再正确地爱孩子,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