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死囚牢房里狱友帮我模拟辩护 | 人间

  那天,犯人们用被子搭建出审判席、公诉席,甚至还有人扮演书记员,再用一顶红色的帽子充当了法庭正中间的国徽,帮死刑犯最后排演一次。

  

  前言

  我的狱友中也有几个危险的角色,张奔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奔生于1974年,体态却已经佝偻成了一张弓,虽然外形消瘦,但他干瘪的胸腔里,却好像时刻酝酿着一团团怒火。

  我和这位三进宫的暴躁大哥相识在监狱的出监监区,前段日子我们一起吃饭,他在聚会中喝得酩酊大醉,当着众人叫嚣着要通过在菲律宾当海员的朋友买一把真枪防身。说自己那几天倒霉至极,在农村的地下赌场里被抢了几万块钱。

  很多人劝我不要和张奔过多来往,但后来,当他对我讲完那个看守所的故事后,我对他的固有印象却产生了极大的转变。

  这个故事要从一起抢劫杀人案说起。

  1

  2002年冬季的某天傍晚,在阜阳市一家餐馆当保安的刘涛突然返乡,约弟弟刘亮在镇上的一家网吧门口见面。

  刘涛生于1980年,比弟弟大四岁,在市区打工四年多了,很少返乡。这次突然回来的原因,他只告诉了弟弟一人。

  “东西准备好没?”两人见面后,刘涛问弟弟。

  刘亮点了点头,身后背着一个白色的电工包。

  两人在网吧旁边的餐馆吃了晚饭。刘亮想点一盘回锅肉,刘涛却只要了两盘三鲜炒饭。

  “等今晚的事做了,我带你去市里吃大餐。”

  晚饭过后,他们进网吧开了一台电脑,先是浏览了一会儿黄色网站,大概十一点左右,两人一同看了一部叫《全职杀手》的影片。

  电影看完,已经凌晨一点。两个人这才走出网吧。

  陈昌富的家就在网吧对面的街上,一栋带院子的小楼房,四处都被黑暗笼罩。刘涛和刘亮穿过街道,走到了楼房的正门口。

  “到时候动手要狠,不能让他发出声音。”刘涛嘱咐弟弟,眼看见刘亮紧抓着电工包的双手正在发抖,他一把夺过包来,将里面两柄短刀取了出来。

  兄弟俩翻过栅栏,用事先在网上花300元买的一套锡纸开锁工具,试图打开楼房正门的锁,结果匙孔却被折断的锡纸堵死了。

  刘涛看见院子里有个一米八左右的铁质晾衣架,二楼阳台也没有焊栏杆,就和刘亮一起将晾衣架抬到正门口,爬上晾衣架后,再攀上二楼的阳台。

  几分钟之后,刘涛打开正门,刘亮也进到了屋内。

  47岁的陈昌富正躺在一楼的主卧,这个五年前丧偶的男人一贯独居,睡眠很浅。唯一的亲人只剩一个在苏州读大学四年级的女儿,对于空大的楼房,他似乎毫无设防。

  当陈昌富感觉到屋里进人之后,刘涛已经摸到了他的门口。

  陈昌富起身打开房门,刘涛迅速用手捂住了他的嘴。陈昌富推开刘涛之后准备往门外跑,门口的刘亮迎面就朝他冲了过来。

  刘亮手中握着的那把塑料短柄的水果刀,是和哥哥刘涛见面前,他在路边一元一件的摊铺上购置的。刀捅进陈昌富的身体,在左肋处扎弯变形,刘涛看见倒在地板上的陈昌富仍在匍匐爬行,便走过去在陈昌富的脖子上又补了两刀。

  屋子里安静下来之后,兄弟俩放开手脚,在抽屉里翻找钱物和首饰。他们找到一部翻盖的三星手机,一千四百元现金和一茶叶罐硬币。

  可这些钱物远远低于他们的预估,毕竟陈昌富是一个“很有钱”的包工头。

  2

  兄弟俩在凌晨四点回到家。

  父亲刘占辉醒来之后,拉亮了屋子里一盏布满蛛网的白炽灯。对于两个儿子在这个时间突然一同到来,他很是忧虑。但胸部以下脊椎神经的断裂,将他限制在了卧室的土床上,只能侧着耳朵去偷听两个儿子在客厅里的窃窃私语。

  他预感两个儿子肯定出了事。

  四年前,刘占辉在工地遭遇了一场建筑事故,成吨重的砖石压住了他将近的三分之二的身体。

  没多久,妻子便带着小儿子刘亮改嫁去了邻镇,大儿子刘涛那时刚满18周岁,辍学去了市里打工。他由此成了一个被遗弃的男人,一个无能的父亲。

  兄弟俩走进了卧室,看了他一眼,把屋子里的白炽灯拉灭了。一个小时之后,在稀薄的晨光中,刘占辉醒来,看见自己的轮椅上放了五百块钱。

  两天之后,陈昌富被杀的消息传遍集镇。

  刘占辉一下就明白,大事不好了,两个儿子肯定犯下了滔天罪行。因为他四年前的事故就发生在陈昌富所承包的工地上,那时候,陈昌富找了人,把事故的“主要责任”认定为刘占辉野蛮施工所致,因此,工地只是出于“人道”给了刘占辉两万块补偿。

  案发第二天,警方就将刘占辉的两个儿子锁定为犯罪嫌疑人,通过侦查,发现兄弟二人已经逃窜去了无锡。

  刘涛和刘亮在杀抢陈昌富的一个月前,便预谋好了作案的方法和逃亡的路线。他们原本计划逃去云南,但由于作案所得的钱财远低于他们的预期,两人只好改变了逃亡的路线,准备在无锡停留三天,伺机再抢劫一票。

  但他们的计划还没得逞,警察就在无锡新区的春潮花园抓住了他们。经过一整夜的审讯,兄弟两人的口供就全部录完了,他们的犯罪动机明确,案情也并不复杂,审讯完的第二天一早,就被投入了地方看守所关押。

  3

  刘涛被关押在看守所东区的106号房,刘亮则被关押在西区的202号房。106号房的号长便是张奔。

  刘涛刚进号房的时候,手脚带着镣铐,张奔一看便知道刘涛的案子必定牵涉人命。

  他问刘涛:“你小子犯什么事啦,给你上这么重的镣铐。”

  刘涛把案子的始末跟他说了一遍,张奔还没听完,便开口骂他:“你小子太不地道,你弟弟才成年,就被你这么拖下水啦?弄不好你们都得被毙。口供怎么说的?”

  刘涛又把录口供如实告诉了张奔,张奔站起身就给了刘涛一巴掌,“你他妈傻啊,出了这事,你当哥哥的自己不知道担下来?”

  周围的犯人们也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说:新来的,你肯定是难逃一死。也有人说,现在必须翻供,才有可能让你弟弟判轻一点。

  刘涛求张奔帮他想想办法。但是要想在庭审时候翻供,前提是他们兄弟两人必须串好供词。

  负责传递的外牢在向张奔索取了一箱方便面之后,将一张写满了字的卫生纸递到了202号房的刘亮手里。

  刘涛在“信”里告诉刘亮,在开庭的当天要推翻原来的口供,把陈昌富身上所有的刀伤都推到自己的头上。

  但是刘亮并没有接受兄长的好意,他一心想着兄弟二人要么同生,要么共死。很快,他以帮助其他犯人完成劳动任务的方式,凑齐了一箱方便面,换取了给刘涛写一封回信的机会。

  两人的信件来来回回,外牢收取的方便面也越积越多。张奔专门告诫外牢,这两个人至少会有一个要当“枪毙鬼”,总发他们的“财”不吉利。

  为了尽早结束兄弟二人的争执,大家甚至决定设置一场抓阄。当然,无论如何,刘亮都只能抓到“服从哥哥刘涛的安排”的那一个结果。

  可惜的是,东西区串供的事情很快就被巡查的狱警发现了,刘涛因此被“上了门板”(将犯人的四肢固定在木门板上,限定犯人的活动)。

  而兄弟两人的串供行为,将会被法院视为加重处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