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邵逸夫离去后,仅有两名女星出席葬礼,四名子女拒绝继承其遗产

  原标题:邵逸夫离去后,仅有两名女星出席葬礼,四名子女拒绝继承其遗产

  #挑战#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关注”,不仅方便大家讨论分享,更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游荡~游荡~万里奔流不息~”

  叶丽仪浑厚奔放的嗓音,唱出了许文强与冯程程的爱情故事;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姨妈的故事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而这些优秀影视作品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邵逸夫。

  风风雨雨,一手创立影视帝国

  1907年4月19日,祖籍浙江宁波的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出生在上海的一条胡同里。

  邵逸夫的父亲是商人邵宇轩。他不仅从事商业活动,同时也同情和支持孙中山,非常看好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香港,邵宇轩是政商界的知名人物。

  可惜好景不长。战火纷飞,邵氏家产日渐式微。到1923年,邵家只剩下“笑台”戏楼和一座老宅。

  图片来源网络

  邵家有兄弟四人,分别是仁杰、仁弟、仁美、仁冷。他们四人都没有子承父业,而是相继选择投身娱乐圈。大哥仁杰给自己起名,弟弟叫醉鬼、村民、山克、邵氏。

  邵逸夫在家中排行第六。家里小孩多,吃饭的人也多。为了生计,邵逸夫的兄弟们决定卖掉房子,举家搬进剧院。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兄弟俩的人生,也正是这个决定开启了邵氏家族辉煌的事业。

  兄弟俩在剧院各有分工,当时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在其中担任“哥们儿”。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田务。

  图片来源网络

  生意越来越顺利,兄弟俩成立了“天一影业公司”。为了谋求发展,他们花重金买了一台电影摄影机,决定自己拍电影。

  1924年,他们制作了我们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这是我们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一笔。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天一影业的繁荣让娱乐圈的其他电影公司眼红,于是他们联手成立“六合影业公司”,对天一影业进行垄断和围堵。

  为了寻找机会,邵逸夫出国购买有声电影设备。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出了意外,船出事了,不仅差点没买到装备,还差点丢了性命。

  年轻的邵逸夫

  可能是没有伤害就会有祝福。邵逸夫在艰难的逃亡之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1932年,邵逸夫制作和导演的有声电影《白金龙》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许多人不相信这部电影有声音。

  当时用于播放声音的留声机更令人震惊和好奇。有的观众甚至砸碎了留声机,想看看人声是怎么发出来的。邵逸夫甚至不得不派人保护留声机。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1938年,由于二战的影响,天一影业在东南亚、香港、南洋的业务受到影响,邵氏电影业元气大伤。

  战后,二哥在香港发展事业,三哥和邵逸夫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也走上了正轨。不幸的是,香港的生意总是一波三折,邵逸夫决定接管香港的生意。

  为了下定决心发展电影业,邵逸夫斥巨资买下清水湾的地皮,兴建邵氏影城。

  正是在这个电影城,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金像奖等数十项大奖。后来也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70年代,邵氏开始进军电视业。当时,电视业如火如荼。他们与无线电视合作,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粤语和中文商业电视台香港无线电视(TVB)。

  图片来源网络

  还开设了被后人称为“港星摇篮”的TVB培训班。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郭富城、周星驰、刘嘉玲等知名巨星均出自这里。

  邵逸夫纵观全局,一生跌宕起伏,创立享誉全球的邵氏影业,一手创立了自己的影视帝国。

  他也做了很多善事。全国以逸夫楼命名的教学楼有三万多座。80年代以来,邵逸夫相继向内地捐助了至少40亿港元,帮助了很多人。

  可以说,影视和慈善是邵逸夫的两大帝国。

  别致的生活,只有2位女演员参加了葬礼

  2014年4月7日,香港殡仪馆,被外界称为“六叔”的邵逸夫灵堂里只有寥寥数人。

  要知道,邵逸夫是香港举足轻重的人物。踩一脚,香港影视圈要抖三抖。邵逸夫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影视作品。培养出无数明星,梁朝伟、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大咖。

  但他们都没有资格参加他的葬礼。这场低调的葬礼,只有邵氏内部人士才能参加,另外还有甄珍和曹忠两位女演员。

  邵逸夫葬礼甄珍和曹忠是谁?为什么会成为特殊的存在?他们和邵逸夫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真真。甄珍是邵逸夫多年的好友。

  两人相识已有40多年。一次珍珍家里遇到困难,珍珍的丈夫玩游戏输光了所有的钱。

  邵逸夫和方宜华决定借钱给珍珍,好让珍珍还清赌债,珍珍拒绝了。珍珍将家里的别墅抵押给两人,靠打工挣钱,逐渐还清了借来的钱。

  真真

  通过这件事,珍珍和邵逸夫、方宜华的关系变得更好了。多年挚友,当然有资格参加老友的葬礼。

  珍珍听到邵逸夫离职的消息,立即启程前往香港参加邵逸夫的葬礼。记者拍到珍珍出席葬礼,眼神悲伤,眼眶通红,非常难过,他们之间的友情让大家非常感动。

  再来看看曹忠。曹忠和邵逸夫之间的联系,有点让人浮想联翩。

  曹忠因邵逸夫而名声大噪。邵逸夫出席活动时,总是带着她。当时有很多绯闻说两人关系不同而且非常亲密,但大多都是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

  曹忠和邵逸夫

  曹忠和邵逸夫是同乡,或许是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感觉亲近。或许正是曹忠的聪明,让邵逸夫非常喜欢。邵逸夫非常欣赏曹忠。两人经常一起看电影,讨论香港影视业的未来发展。

  邵逸夫和方日华没有孩子。曹忠的天真活泼让他们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曹忠犹如亲生女儿,对她们宠爱有加。

  因此,曹忠经常往返于邵逸夫和方义华的家中,三人也经常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们的关系很亲密,所以曹忠来参加邵逸夫的葬礼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父子破碎,巨额遗产无人继承

  即使是像邵逸夫这样事业有成的人,在家里也会有艰难的时期。俗话说,清官难分家务。

  邵逸夫的第一个女人是黄美珍。说起邵逸夫和他的女人黄美珍的爱情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于东轩。

  邵逸夫年轻时,为了发展事业,随大哥远赴新加坡发展娱乐和电影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富家好友于东轩。那时候于东轩已经50多岁了,却有一个非常年轻漂亮的女朋友黄美珍。

  黄美珍

  邵逸夫对美丽温柔的黄美珍一见钟情,身为白富美的黄美珍也被比她小五岁的邵逸夫所吸引,两人情不自禁地坠入爱河。

  黄美珍当时的男友于东轩知道后并没有生气。相反,她笑着说:“我都五十多岁了,自然是你们两个更合适,既然你们两个真心相爱,我插手也不好。”于是我主动退出这段三角恋,成全了这对美好的夫妻。.

  于是,两个有情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爱情的幸福下,他们在几年内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但好景不长,也许是年少相爱的时光,也许是频繁生子让黄美珍的身材走样,也许是繁琐的家庭事务。两人之间的激情渐渐淡去,变得恭敬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甜蜜恩爱。

  这段风雨飘摇的婚姻,既有内患,也有外患。在邵逸夫和黄美珍结婚不到十年的时候,方怡华出现了。

  方宜华是谁?方宜华是邵逸夫剧院里的歌手。两人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见面。方怡华是一位美丽的歌手,也是东南亚著名的歌手。追求她的人无数,而她却只和已婚男人在一起。与邵逸华关系密切。

  方宜华

  邵逸夫很快爱上了方宜华,就在这时,他做出了将工作从国外转移到香港的决定。同时,他打算把女人和孩子留在国外,让大哥照顾。他只是把方宜华带了回来。

  做出了这个决定,孩子们不禁心头一寒。当年他仰慕的父亲,顶天立地的父亲,竟然为了一个女人,拆散了自己的家庭,拆散了自己和母亲。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们与邵逸夫的关系开始生疏。

  一方面,他和母亲独自生活在国外,另一方面,方益华在父亲邵逸夫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高,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他们越来越疏远和冷漠。

  方宜华

  这场名义上的婚姻,不仅严重伤害了母亲黄美珍,也伤害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从小生活在没有父亲陪伴的环境中,很难依赖父亲,也很难养成强烈的敬仰之情。

  1987年,黄美珍离开。邵逸夫并没有立即将方雅画迎娶进门,但方雅画在外人眼中已经是邵家的小三,被外界尊称为“六婶”。(邵逸夫在家中排行老六,被外界尊称为“六叔”。)

  在这样的环境下,外界一直对两人的关系有猜测,甚至猜测两人在黄美珍走之前是否在一起过。

  谣言淹没了邵逸夫的孩子们。两个儿子相继从公司辞职。女儿所在的公司不干预公司事务,甚至与邵逸夫断绝联系。

  直到邵逸夫90岁高龄,他和方宜华才在国外登记结婚。方宜华这才正式得到了萧夫人的称号。

  然而,邵逸夫的孩子们仍然没有原谅他们的父亲。直到邵逸夫将近100岁时,他们才同意缓和与父亲的关系,认为邵逸夫已经老了。尽管父亲非常富有,拥有大量财富,但邵逸夫的孩子们并没有想过要继承。因为孩子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尤其是他的大儿子,让新加坡的房地产业蒸蒸日上。

  邵逸夫

  但巨额遗产不能无人看管。邵逸夫很早就立下了遗嘱。值得一提的是,邵逸夫巨额遗产的分配方式是家族信托基金。一部分给方日华和他的孩子,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

  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又保证了子女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财产。

  方宜华受伤后,她原本得到的遗产自然落入了邵逸夫大儿子的手中。

  这遗嘱不仅包含了他对方宜华的爱和感激,也包含了他对孩子的父爱。

  邵逸夫和方逸华

  不得不说,邵逸夫是为数不多的聪明人之一,既维护了家庭的尊严,又真正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他走后,孩子们的事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邵逸夫一生跌宕起伏,事业也很成功。虽然欠家人很多,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善良的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