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这样带娃出游,孩子玩得尽兴又学到东西,成绩更上一层楼

  “五一”将至,很多家长已经做好了出游小计划,准备好好地陪孩子享受一段久违的旅游时光。毕竟疫情持续了将近3年,这个“五一”小长假,可能是很多三年以来第一次可以外出旅行的“五一”假期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也是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的好机会,而老师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旅游的景点或者这几天的经历写成作文。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五一”期间玩得开心,同时又学到东西,甚至提高学习成绩呢?下面给大家推荐3套非常好看的课外书,家长们可以在出游前给孩子看看,事先了解一下目的地以及国内其他地方的特点、美食、景点、风土人情、民俗故事等,让孩子怀着目的和期待出行,也可以让带着这些书籍出游,边走边看,放完假后,孩子的见识和学习水平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地图里的中国:带着问题去旅行》是一套优秀的人文地理科普书籍,共5册,每册讲解6~7个省级地区。为孩子们展示每个省级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概述,并且以名片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各个城市的简称、面积、常住人口、著名景点、特色美食、民俗习惯、文化特色等,还配有精美图片,给孩子们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以江苏省的苏州市为例,不仅用地图标出了苏州在江苏省的具体位置,“照片墙”还介绍了苏州的著名景点“中山陵”、“苏州园林”,特色传统文化“昆曲”、“苏绣”,以及苏州的特色美食“碧螺春”、“蟹黄汤包”。

  另外,“特别的我”模块还会展示一些当地特别有趣好玩的知识。

  

  除了城市名片和“照片墙”之外,这套《地图里的中国:带着问题去旅行》还精心设置了“问题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一步去了解更多知识。比如,介绍北京时,“问题墙”提了4个问题:南水北调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京么?香山的树叶为什么会变红?北京的四合院为什么大多坐北朝南?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有了这套《地图里的中国:带着问题去旅行》,孩子就可以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旅行,主动去体验、学习更多东西。

  “大语文时代”,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文人历来有给山水名胜“留墨”的传统,几乎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留有文人墨客的诗词,“五一”假期出去旅行时,也是让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好时机。这套《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将古诗词和地图(风景名胜)相结合,再合适不过了。

  

  这套《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以中国的地图为点、时间为线,收录了从初唐四杰的王勃到清代后期40位诗人的180首诗词名篇(其中有40多首是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古诗词),涵盖了88个名胜古迹,讲述了200段历史故事,有诗词、有故事、有图画、有内容,让孩子们展开古诗词的学习之旅,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它通过古诗词和地图相结合,孩子看着书本,就好像在沿着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文人墨客的足迹和经历,去了解这些风景名胜的地理、风俗、文化以及作者的平生经历、当时的心迹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

  

  有了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和全方位的讲解,孩子背记古诗词也能事半功倍。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或写景,或叙事,“五一”期间至少一篇作文是少不了的,建议家长们让孩子读这套《五感法写作文》,让孩子借鉴里面的范文写作文,老师准会打高分。

  

  这套《五感法写作文》中的“五感”,是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5种感官,即引导孩子用眼睛、耳朵、皮肤、鼻子、嘴巴去体验、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让作文言之有物、生动有趣。

  

  全套书共2册,分别是“素材积累”和“思维导图”,分别收录了245个素材和69篇范文,涵盖了景、物、人、事等小学阶段的所有作文类别,每个素材、每篇范文都采用“五种感官分析+思维导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还配有视频,手把手指导孩子学会用五感法写作文,写出优秀作文。

  

  除了学会写作文,这套《五感法写作文》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学习能力。

  预祝家长们陪孩子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五一”假期。

  猜你还想看:

  怎样的孩子容易逆袭、滑坡?资深教师:一路领先才是常态

  为什么学霸刷题特别有效?资深老师:他们都善于直抓重点和关键

  12岁少女与陌生网友“组CP”,受引诱发私密照,家长懊悔不已

  中高考倒计时2个月,做好2件事,语文作文提分不难

  逢试必考的四大名著,原来阅读顺序有讲究,你给孩子读对了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