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家长注意!江苏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

  每月调整学生座位、作业考试设置上限、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江苏省教育厅、卫健委等八部门近日就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出台意见,到2023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控制在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控制在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25%以上。未能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目标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将被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图自江苏教育厅网站

  01

  每月调整学生座位,课桌椅高度要调整

  《意见》要求改善视觉环境。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实施学校教室视觉环境达标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达90%。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02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意见》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患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在周末及寒暑假要面向本校学生免费开放。

  此外,还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03

  减轻学业负担,控制校内考试次数

  《意见》要求学校减轻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测试)。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04

  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意见》要求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学校教育本着必要和必须的原则从严控制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其他电子产品一律不得使用。

  家长们怎么看?

  多数家长支持

  孩子:学习要用到怎么办?

  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明确,学生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要统一保管。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展开教学的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到2023 年,要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消息一出,许多家长表示支持。

  我比较支持,现在孩子学习压力还是蛮大的,用眼的时间蛮多,如果再加上平板电脑、手机这些辐射,对孩子眼睛伤害确实很大。

  现在学生在学校,经常会谈论一些我们成年人玩的游戏,所以不愿意给他接触平板电脑。

  一些学生则表示,目前多数学校都已经禁止携带电子产品进入课堂。但互联网时代,学习时难免会用到电子产品。

  带手机上课,有不会的题目就搜一搜。

  上课外课的时候 ,有些题目我就做一做,一般都不碰,做完题了我就关掉。

  我有一个创新编程的课程,那个作业要在ipad上用。

  教育专家:

  要"自控" 而不是"控制"

  如何在学习需求和远离危害之间找到平衡?教育专家分析,此次出台的意见,重在限制个人电子产品在课堂上的使用,当电子产品作为教学工具时,校方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管理,就能确保不被滥用。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

  所有工具都有两面性,如果不有效管理,对于孩子的自控力训练就是一个障碍,不让用电子产品,不等于让孩子拒绝文明和现代进步教育的改革。要把电子产品作为工具,用在恰当的范围内,把玩具和工具进行有效区分。

  专家提出,禁止个人电子产品进入课堂外,全社会还应该关注儿童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培养。

  在新媒体的世界之下,整个社会应该努力把儿童置于网络环境中,让他们学会自控,学会把电子产品、网络当成工具,而不是被网络被电子产品所控制。

  来源 名城苏州、扬子晚报、江苏新闻

  编辑 琦琦

  徐州资讯全覆盖尽在快哉APP

  【五一攻略】樱桃红了!桑葚熟了!不用人挤人,徐州周边这些采摘胜地嗨翻天!

  定了!本月起,徐州市区民用天然气涨价!

  有人扔了一地瓜子壳,有人挖笋推倒竹林栅栏!云龙公园,这些行为煞风景

  

  让更多人了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