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思想】来自山沟的大智慧 第十篇三界分清与三理常存 性存天理
原标题:【凤仪思想】来自山沟的大智慧 第十篇三界分清与三理常存 性存天理
不识一字,大彻大悟。
讲病化世,普度群伦。
三理常存
“三理常存”就是先生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
性存天理
天理是人我一体,公而无私的,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尽人合天,与天合一。先生说:“天理,没有人我的分别”。氢天理的内涵,是万古常新,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道理与情理的源头和统率。天理的显现,有时为常人所不理解,因为它是与以私心为主的处事方法完全不同的。
凡是为公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合乎天理的,尤其为公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乃是实行天理的楷模,因为他是把小我溶于大我之中了。社会上所办的“养老、怀少”等事业,都是遵天理而行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的体现。当然,“无心”为善的善的,“无心”做德的德,才是天理流行的最高层次。
天理与天性是统一的,所以以天理用事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光明的。
…待续…
王凤仪简介
王凤仪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农村长工,未曾读书,因笃行忠、孝,自诚而明。三十五岁,往救友人杨柏,行至中途,天垂异象,黑夜见白日,遂明道。三十八岁,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彻大悟,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普度群伦。王善人讲道,语似俚俗,而意境深远,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经教,权宜说法,活泼自然,不仅足为圭臬,且为经天纬地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王凤仪告诉我们: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欢迎转载 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