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吉珠&珠科」18岁了,祝你生日快乐
因为疫情和工作种种原因
这几年一直没有机会能够
重回母校看看
那里的一切都让人太怀念了
▲点击视频回忆青春
听说前几天的广东大暴雨
师弟师妹们还停了好几天的课
(那时的我们怎么没摊上这好事呢)
想当年我们在学校的时候
也下过很大很大的雨
每次下完大暴雨
我们总会约上舍友、班里同学
带上蚊帐、雨伞各种工具
满心期待着来上一场「捕鱼大赛」
这是独属于吉珠人的青春
难怪,我看评论里很多吉珠人都说
“这是一项传承的技艺”
▲鱼:合着受伤的总是我呗
曾经,我们总喜欢没课的时候
就去东门看看海(有时也逃课去)
摸一下吉珠的初代地标—地球仪
迎着南海东风
让它转动起来
地球仪的守护
是经得起考验的
台风再大,它始终在那儿
犹如一个站岗的军人
伫立在南海岸边,与吉珠相望相伴
它在,家就在
▲扛住山竹和14级台风天鸽的东门地球仪
它默默地陪伴着我们
帮我们见证着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它在,青春就永远年轻
别人永远无法理解
它对于每一位吉珠人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听说学校又有了新的地标
这颗「南海夜明珠」
带着东门地球仪的美好回忆与寓意
焕然新生,始终伴我们日升日落
对掌上明珠的宠溺,一览无余
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校园
抬头成画的阳光、蓝天、白云
还是记忆中熟悉的老样子
自己彷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青春时光
曾经遍地的电车
现在在校园里再也看不到了
解锁一辆「小青桔」共享单车
我开始在学校里骑行
感受着那难得温柔的校风
游览着与记忆中不太一样的吉珠
天鹅湖里的天鹅
都到哪里去了呢
是被前段时间的暴雨吓跑了
还是存心躲着
吉珠那「大得要命」的太阳
说来奇怪
上学时候总爱吐槽吉珠太阳的晒
毕业之后
又总是会怀念起它的温暖和热烈
骑过沿海岸线五公里的宿舍楼
看见楼下整齐排列的外卖柜
听见空调外机运作时
发出的阵阵低鸣声
我又想起了当初我们
坐在宿舍楼下看电视
跑去旧饭看文艺晚会的日子
没有很棒的设备 没有多好的装饰
却依旧那么美好
什么都比不了
多年过去
吉珠一直是心底的回忆
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时光
也是最美好的四年时光
大家都说 “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疫情下的大学生活
与以往相比确实有了更多的变化
上课需要佩戴口罩
三天两头做核酸
班级群、年级群里每天的
“@所有人,请填写健康卡”
都成为了我们的日常
不能自由自在地进出学校
也没机会带家人朋友逛一逛校园
疫情下那些偏离轨道的生活
让印象里原本自由的大学
蒙上些许遗憾的色彩
在特殊的时期里
拥有了一段特别的青春
而疫情下的校园生活
也有着别样的乐趣和温情
发放水果、健康大礼包的那天
整个珠科的朋友圈
都是满满的喜悦与温暖
大家都相信
“珠科人,一定行!”
宿舍楼下的特别「演唱会」
手电筒光亮中传递出
双向奔赴的交流与守护
每一幕都让人感动
即使形式不同
但是温暖和爱
以及独一无二的宠溺
从未变过
虽然真的很讨厌疫情
但是只要一想到
有那么多人在为自己保驾护航
就会感到十分幸运
况且,疫情并没有阻碍到
热爱生活的珠科人整活儿
学校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们也在不断玩出新花样
在操场上跳广场舞“蹦迪”
在跳蚤市场里摆摊“寻宝”
在草地上欣赏一场音乐节
……
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都将成为这段特殊青春里
无可替代的特别回忆
我们始终相信
疫情终将会被战胜!
等到那个时候
在校生能够自由地去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
毕业的校友们也能重返校园
再回忆一场自己的青春
毕竟,他们也因为这场疫情
而留下了诸多遗憾
还没来得及好好拥抱,好好道别
疫情之下的毕业季
是一场匆忙而又充满遗憾的告别
但它也是一场
独一无二、意义深远的毕业季
或许我们注定无法拥有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
却在以另一种方式
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
足以记挂永远的情意
▲一本印着每位毕业生个人照片和姓名的
专属毕业纪念画册
▲一场为我们准备的毕业亮楼活动
▲一场特殊时期下
简单而又不失温暖的毕业仪式
再也不会有这样一所大学了
会叫我们“掌上明珠”
会尽力地弥补我们的遗憾
把我们这样放在心上
真的很讨厌疫情
哪怕是毕业后想回来看看的简单心愿
都变成了奢侈的想法
但无论何时何地
即使远在海外千里
我们都会记得
有一个地方
在观音山下,南海岸边
那里是家
“读书时有学校保护,
但进入社会就没有学校的保护了”
“同班同学只有两个人留珠,
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太太。”
“在社会上遇到校友,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他们回到母校感慨良多
坐在一起聊一聊学校的变化
共同追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
疫情虽在继续,但它终将过去
等到疫情结束
我们在这里,等你们回家
这些美好的期许
唤起了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是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实现的愿望
我们相信
所有的这一切
都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这
绝不只是个梦!
2021年,对学校
对所有掌上明珠而言
都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
学校迎来了她的成人礼
并正式更名为珠海科技学院
见证了历史
更见证了学校一路以来的飞速发展
十八岁的珠科
未来还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继续向前走去
成长为南海岸边
最为璀璨的明珠
如今,学校已成长为18岁翩翩少年
这离不开「吉珠人&珠科人」的代代传承
更离不开历届师生校友的陪伴与支持
在奔向远方的路上
有他们的真情相伴、悉心守护
我们更充满底气,更无惧风雨
▼
?
?
?
?
十八年的岁月里
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相遇
又在这里分别
前往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同的方向、共同的心愿
方能绘出「吉珠&珠科」十八周年的缤纷长卷
今天,「吉珠&珠科」十八岁了
纵有千言万语
只想对你说一句
“亲爱的学校,生日快乐!”
每一年的5月18日
我们欢聚这一场生辰宴
为学校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点开图片,长按图片识别扫码
进入h5界面送出你的祝福星星
▲送出的祝福将汇聚成一片星海
学校能感受到大家的浓浓爱意
每一年,她的爱也从不缺席
现在,她想把这份诚挚祝福
与她的掌上明珠们共享
学校为每一位5月18日生日的在校生
送上精心准备的定制款生日蛋糕
同时,学校还在各食堂设置供应点
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红鸡蛋与长寿面
这还不够!
十八周年限定文创大礼包来了!
精美纪念品全新升级!
这次,人人都有机会获得!
▼
一路披荆斩棘 一路成长逆袭
属于「吉珠」的回忆仿佛还在昨天
关于「珠科」的故事依然还在续写
今天,我们迎来了她的“成人礼”
让我们带着那些珍贵的回忆
带着衷心的爱意与祝福
向她说一声
“生日快乐”
策划 PLANNER夏洁撰文 WRITER林秋华、黄小嵘摄影 PHOTOGRAPHER纪璎格、任梓伟、谢泽远视频 VIDEO贾文天活动 ACTIVITY朱嘉颖、黄湘琹、刘杞炜、陈静宜潘雅仟、王岳涵、侯晓楠、吴芷苓王增文、张嘉一、李思怡排版 EDITOR林艾莹、刘国林设计 DESIGNER黄佳瑶、谢莉莉、杨晨怡、胡婉仪卢胤瑜、杨安妮、黄翊梓、纪紫晗林妮、蓝文懿、钟小桦手绘 PAINTER林妮、钟小桦技术支持 TECH SUPPORTER黄靖钧、纪元、古家顺责编 RESPONSIBLE EDITOR郑润真、汤义和、陈宇、林志扬、林悦、郑薇版权 COPYRIGHT图文由@珠海科技学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5月19日18:00前点赞+在看总数超6000加送188份文创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