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少年该看什么书呢?
我刚刚高中毕业,一直身处农村,过两个月就要去大城市上大学,我在这个时候该看什么书来增长见识呢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我很开心。
我关注的点在于,
1.你是一个刚毕业的未大学生,时间刚刚好。2.你能有意识通过读书提升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前辈,在推荐你看书之前,给几点忠告:
1.始终坚持读书,这是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经典名言:大学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体育场。——意味着学识和身体同样重要)有很多人上大学会很迷茫,不知道要干些什么,所以他们选择了60分万岁,选择了网游开黑,最终拿不到毕业证的大有人在。2.学好自己的专业,这是你未来吃饭的利器。术业有专攻,而现在更需要的是跨领域人才,学好专业是成为跨领域人才的前提条件。不要否定任何一个专业,做好它比其他一切都显得耀眼。3.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参加社团、辩论会、外联、组织部、支教、做一切合规的兼职。大学是全方位培养你能力的摇篮。在此期间,你需要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不断地向上提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熟练使用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还有随机应变能力,以及相应的心理建设能力。——内容太多,不能继续展开。推荐看的书(按类型):
1.学习提升类:《刻意练习》、《认知天性》、《终身学习》等;2.时间管理类:《奇特的一生》、《把时间当作朋友》等;3.习惯养成类:《掌控习惯》、《微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4.思维进阶类:《思考,快与慢》、《金字塔原理》等;5.文学传记类:《达芬奇传》、《王阳明大传》、《武曌》等;6.洗涤心灵类:《追风筝的人》、《摆渡人1.2.3》等;7.科学普及类:《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等;8.其他:《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知识大迁移》、《贫穷的本质》等;好书很多,需要不断发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读它!
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有书进入你的视野,
如同那路一般:越走越宽。
分享几篇我的体会:
一叶无尘:「奇特的一生」笔谈 丨 时间统计法是什么?一叶无尘:「把时间当作朋友」小酌 丨 你的时间去哪儿啦?一叶无尘:记「追风筝的人」丨 你是风筝,还是追风筝的那个人?一叶无尘:一问「摆渡人」丨 渡人还是渡己 ?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谢谢!
专业的,将来需要,你会读。网络上流行的,你会有兴趣读。
所以,就读一些文学名著,或者关于音乐、美术,或者旅行之类的吧。对于提高自己,还是有些好处的。
根据你的描述,我建议你看一下提高财商的书,比如入门书《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另外不要笃信书,早点实践,年轻有的是试错的成本。
十八岁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刚刚接触社会,三观方面还不健全,个人认为多看一些帮助自己树立良好三观的书籍好~
同样农村走出来,同样高三也有这想法,感觉推荐不了你什么书,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在这里给你推荐书,我再来推荐,真的只是多此一举,对不了解的人,我也不喜欢推荐,只是希望你不要踩一些坑。
第一原则:学会放弃
除非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自己逃不掉的书籍,切忌死磕精神,那真的是浪费时间。如果一本书自己拿过来实在看不下去,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别管什么必读书单,别管前言把这本书写得多重要,也别管被人说这本书多好,也别管这本书是谁送谁推荐的,自己不喜欢的书那就是不值得的书,或者是你当前的认知层次就不该读的书。一味死磕只是浪费时间,除了感动自己,消磨掉自己的读书兴趣,其实真没啥卵用。
以前也是高三结束,想着大把时光看书,买了几本所谓的必读书,发现完全读不下去,但是坚持读,读到最后想睡觉,怀疑自己是否堕落了;上了大学,充满焦虑,听信了乱七八糟的言论,研究起哲学,最后读得治好了失眠,却又在醒来后更加焦虑;又在朋友圈看到所谓的言论“没读懂《三字经》,不如不读书”之类的话,又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书,后面看得书多了,尤其是自己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书多了,反思多了,其实才明白,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跟随自己的性子去读书而不是一定要求自己要看什么书才能真正读到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