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题来啦!假如你是考生,你会怎么写?
今天11时30分
当考场铃声响起
语文考试正式收官
从考生们走出考场时的表情来看
首战告捷!
高考作文题也随之出炉
一起来看看要写啥——
2023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题(4道)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卷(山东选用)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假如你是考生,你会怎么写?
如果暂时感觉无从下笔
那么回顾一下历年作文题
找找灵感——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山东选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选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 写一篇倡议大家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请结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等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2018年 写封信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7年 24小时书店
围绕“24小时书店”材料写作文。写写感想,谈谈工作的意义,题目自拟。
2016年 我的行囊
题目大意为:“ 一段旅行中,有一个行囊,里边有你用过的东西,也有你没用的东西,也有你或许能用到的东西,还有你即将用到的东西。有些东西要放进去,有的要拿出来。”据此作文。
2015年 自拟题目
根据所给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 自拟题目
根据“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 自拟题目
根据“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 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根据“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 《这世界需要你》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 自拟题目
根据“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年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 “春来草自青”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7年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 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2005年 双赢的智慧
根据“皇帝造物,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这则故事,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4年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根据材料,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1年 关于“诚信”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951年—1999年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亲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命题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①说明文一篇;②议论文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对中学作文的看法
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小学办起游泳训练班(自拟题)
1988年:习惯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素材:玫瑰园里的花与刺(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
1991年: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尝试
1995年: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高考才刚刚开始
祝考生后面的几科
愈战愈勇
大胜归来
来源丨青岛晚报新媒体综合整理
编辑丨xy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