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何只有古天乐,还在坚持拍摄系列电影?是因为两个“野心”

  原标题:为何只有古天乐,还在坚持拍摄系列电影?是因为两个“野心”

  把电影做成系列,是一件相对讨巧的事情,在香港电影的过往岁月中,论及经典的系列之作有很多,甚至它们已经多到,实现了各大领域全覆盖,让后来的追赶者,怎么望也望不到尽头。

  第一篇章:不同领域的巅峰作品简述

  (一):武侠领域

  武侠电影在我心中应当只独属于中国,在香港过往的武侠电影发展史中,我们一般会将其简单的分为新旧武侠两个类型。

  而新派武侠领域最好的系列之作有两个:一个是《笑傲江湖》三部曲,一个是3+2的五部《黄飞鸿》(这其中属于李连杰的共有四部,所以在整个新派武侠中,李连杰是毫无争议的绝顶宗师)。

  进入21世纪之后,无数的人尝试过再造经典,但论及最为接近,和已经走出另一片天地的唯有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的《叶问》三部曲。

  (二):警匪领域

  论及在香港影坛,最流行和占比最多的电影,警匪剧当属第一,这一派系的系列作品数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一切领域,甄选精品,亦是众口难调,无人可以独步江湖。

  警匪剧之警察分支

  【01】横跨三十年的《警察故事》

  它见证的已经不仅仅是成龙的电影史,也是整个香港的动作电影发展史。

  【02】喜剧为主的《逃学威龙》

  如果只框定在警察这一领域,周星驰用于迎战的便是《逃学威龙》,导演从陈嘉上换到王晶,星女郎则从朱茵来到张敏,但只要有周星驰加吴孟达这样的“天作之合”,它便永远会是经典中的经典

  警匪剧之黑帮分支

  与“警察”相似的一个领域,便是“黑帮”,他们的相似点在于有黑帮的电影必然有警察,有警察的则又必然会有黑帮。

  【01】兄弟情义大为天的《英雄本色》

  香港电影最疯狂的时候,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有双周一成的电影,便是票房的保证。

  前面所说的便是其中两人,而还缺的一个周,便是周润发。

  【02】火了十年和一批人的《古惑仔》

  《古惑仔》带火了一批人,如陈小春、郑伊健、张耀扬,甚至任达华、黄秋生等人也借助了这个系列,重新火了两次,三次……

  年轻的时候都会喜欢看“古惑仔”,而等到岁月老去,人已成年,再回首时,这部电影有的,兴许只剩回忆。

  【03】《赌神》和他的徒弟们

  如果说《古惑仔》斗的是狠,是命,那《赌神》拼的便是技,是艺。

  从1989年首部《赌神》问世,周润发便成了这个星球上最会打牌的人,其后的剧情中刘德华、周星驰的陆续加入,“赌神”、“赌圣”、“赌侠”的铁三角组合,也成了整个华语圈里最帅、最有钱的“打牌三人小组”,各种搓牌、切牌、换牌,以及特异功能,也成了许多人儿时最羡慕的一种技能。

  【04】无可争议的巅峰《无间道》

  时至今日,依旧无数的人回看、细看,去品读、解读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刘德华、梁朝伟、吴镇宇的影帝之争,以及那场伫立云颠的楼顶对决,早已被制成了各种图片、短片流传于各大平台。

  (三):如果说前面两个系类,是大众系列,那在香港影坛同样也有着一些小众的领域,却同样也有着极其经典的系列作品。

  “恐怖片派系”里的《开心鬼》以及《僵尸先生》,“轻喜剧派系”里的《七小福》等。

  香港电影在最疯狂的那段岁月里,拍摄了上百部难以重现的经典电影,这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造就的。

  我们常说:内地电影已经全面超越和完虐香港电影,其实超越的也只是当下的香港,而不是最辉煌的那个时代。

  第二篇章:追赶的后来者们

  前人树立丰碑,它的目的除了为不能忘却的纪念,另一大目的便是留作后人去仰望,然后超越。进入21世纪,香港电影从各个领域,从他们还能够得到派系里全面兴起系列电影的拍摄之风。

  原因便是,他们想要超越,再造辉煌。

  但缺老人、缺创新、缺命运的香港影坛,想超越前辈,何其困难。

  缺人:随着老一辈的胡金铨、林正英、黄霑、午马、许冠杰、周星驰、李连杰等人,或已作古,或早已告别荧幕,退居幕后,超越的难度越来越难,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只有等到了那天才会明白。

  缺新:香港影坛目前的中坚力量,虽然已不再年轻,但还算当打之年,尤其前一个周期里缔造过经典的旧有功臣周润发、梁家辉、刘德华、刘青云等人依旧活跃,再加上大器晚成的张家辉,以及越来越妖的林家栋、林雪,还有一位偶有露面的梁朝伟。

  最后再加上一直靠颜值吃饭,近些年却慢慢转型的郭富城、古天乐。

  这样的牌面,想打,又何尝不可一战。

  缺命:与电影所能拍摄的风格,已被基本拍完相比,最惨的是现在的香港电影难以再遇到一个好的时代。

  在21世纪之初或者更早的八九十年代,电视本就是稀罕之物,更惶提录影带、光碟这些相对高端的东西。

  当电视台选来选去也不过十指之数,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香港影视”。

  对于观众,他们可以选择的空间,再也不是绕也绕不过去的港影。

  当然近些年间,优秀的香港系列电影并非没有,如前面提到的《叶问》三部曲,在叶伟信的超强编织力下,甄子丹缔造的叶问,几乎已经成了另一位可以与霍元甲、黄飞鸿等人齐名的电影角色宗师,同样叶伟信执导和参与的另一个动作系列电影《杀破狼》也有很多亮点,但相对《叶问》而言,《杀破狼》的“动作大于剧情”,成色略显单薄。

  而在香港人最为擅长的警匪领域,则同样有着优秀的追赶作品出现。其中最大的两个代表便是《寒战》以及《窃听风云》。

  至于《窃听风云》,我想将它放在一个篇章里。

  第三篇章:“野心勃勃”的古天乐

  古天乐一定不是,或者说从来不是香港电影圈里演技排的上号的,甚至他的演技多数时候都流于表面,尤其在近些年他高效率的走动在各大片场,一年10部以上的作品接连出炉。

  疲惫的身躯,已经难以让他每一次都可以仔细的去刻画人物。

  所以谈演技,不如谈谈他的“野心”。

  这个心愿,便是打造属于古天乐的系列电影王国。

  因为只有拥有一个王国,才有机会拯救低迷的香港电影,而打造王国,最快速的方式便是拍摄系列作品。

  从《窃听风云》、《单身男女》,到《反贪风暴》,再到《杀破狼》、《扫毒》、《使徒行者》,古天乐从2009年开始,十年间,过半的作品都是在忙着拍摄系列作品。

  系列作品的好处,对于导演在于简单、高效,对于演员来说,则在于粘性高、影响力成倍放大。

  古天乐目前剩余主打的系列作品应当还有《窃听风云》、《反弹风暴》,以及《使徒行者》,而这三部作品细究起来,你会发现,剧情层面从“谍战”到“贪污”再到“黑帮”,古天乐的角色则从“警察”到“大佬”到“双面人”全面实现覆盖。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古天乐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目前这一批香港演员中手握系列作品最多,警匪电影角色覆盖最广的一位演员。

  今年已经上映的《使徒行者2》、《扫毒2》和《反弹风暴4》,“豆瓣”等平台的得分相较之前有升有跌,但无一例外的是票房都大幅度提升。

  这里透露的信号,是观众认可度的提升,因为分数这个东西,你懂的。

  但票房确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当你愿意为一部电影掏出钱包时,则必然说明这部电影有吸引你的地方。

  而这些,便是古天乐成功的所在。

  古天乐用十余年的坚守,上百部的作品,不断的来回奔波,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卖力吆喝,在竭尽全力的拯救着看似已经回天无术的香港影坛,而他选择的捷径便是系列电影。

  (文/大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