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膏”真有那么神?记者做了个试验……中消协提醒:盲盒商品须明码标价、明示抽
“美白牙膏”真有那么神?记者做了个试验……
“6?18”期间
网络平台出现多款
“神奇”的美白牙膏
这些牙膏真的有美白效果吗?
使用美白牙膏后
牙齿真的会白得发光吗?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6?18”期间,电商平台上
宣称具有美白功效的牙膏
令人眼花缭乱
“60秒强效美白”
“牙齿1次白 不白全额退”
“1亿抛光粒子高效去渍”
▲星露洁美白去渍牙膏声称有3亿万美白因子
有了这些噱头
美白牙膏的售价也蹭蹭地直往上涨
有的单支美白牙膏标价上百元
6月15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名为时梦个人护理的专营店看到,该店一款标称“范博士益生菌美白牙膏 口臭去黄去牙渍去烟渍益生菌清新口气亮白”的产品声称“耀白牙齿 黄牙烟渍茶渍”“安全植萃配方”“享受SPA级体验 细密洁净因子,温和摩擦去渍”“为亮齿而生”。店铺内对比图十分显眼,上图是布满黑褐色烟渍茶渍的牙齿,下图是白得发亮的牙齿。
▲范博士益生菌美白牙膏宣称能“耀白牙齿”
记者注意到,该款产品执行标准是GB/T 8372-2017(普通牙膏标准)。
说到这里
就不得不为消费者普及一下
牙膏的分类和
对应的执行标准了
牙膏分为两大类
1
普通牙膏:执行GB/T 8372-2017国家标准《牙膏》,其中标明牙膏的基本功能为清洁口腔、减轻牙渍、减少软垢、洁白牙齿、减少牙菌斑、清新口气、清爽口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含牙龈)健康、保持口腔健康;
2
功效牙膏:执行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2966-2014 《功效型牙膏标准》,即在牙膏制作中加入相关的化学物质或活性功效成分。
?功效型牙膏的功效主要包括防龋、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有关问题,除渍增白、抗牙结石、减轻口臭以及完成针对改善口腔问题功效作用验证的其他功效。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标称
“除渍美白牙膏”
“全效牙膏”“抗敏牙膏”等
均应属于功效型牙膏
福建一名牙膏行业从业人员林先生告诉记者,洁白牙齿其实是普通牙膏的众多基本功能之一,把基本功能“吹”上天就有点过了。现在市场上一些商家,对牙膏美白功效进行夸大宣传,对让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并因此被诱导入“坑”。
缺乏临床评价,验证似是而非
记者亲测
不用牙膏
照样也能将鹌鹑蛋
水煮蛋刷白
我国对功效型牙膏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2010年9月实施的QB2966《功效型牙膏标准》,功效型牙膏的管理需遵循普通牙膏的所有法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功效型牙膏”和“牙膏功效评价”标准的管理要求。其中有一点尤其重要:
功效作用应有功效评价报告支持,功效评价报告(包括临床评价报告和实验室评价报告)应由具有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二级甲等口腔医疗机构或获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口腔)的口腔医学院/专科医院或省级口腔专科医院出具。实验室评价报告也可由资质认定合格的国家或省级第三方实验室机构出具。
记者查看电商平台,美白牙膏销售商家店内大多没有权威报告。
· 医后口腔旗舰店
▲医后口腔旗舰店展示鹌鹑蛋等刷白实验对比图表
记者查看医后小苏打美白牙膏的产品说明发现,该款产品标称执行GB/T 8372、QB2966标准,属功效型牙膏。但记者在其官网未找到由口腔医学机构出具的“功效临床评价报告”,只见到一份标称“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评测报告”,该评测报告称该款产品“具有除渍增白功效”。该店还在店内展示3种洁牙实验比对图,实验结果是鹌鹑蛋灰斑经牙膏刷洗刷没了,灰褐色的水煮蛋变白了,贝壳变白了。
真的这么神奇吗?
记者做了一个实验
用牙刷和醋,不用牙膏
照样也能将鹌鹑蛋、水煮蛋刷白
· 参半旗舰店
▲参半旗舰店承认没有美白牙膏临床评价报告
记者看到一款名为oralshark参半口腔鲨鱼的美白牙膏,也是标称执行GB/T 8372、QB2966标准的功效型牙膏,宣称能深度去渍。记者咨询客服是否有权威的临床评价报告和实验室评价报告,客服回复“没有”。
新规将实施
莫信随意吹
6月15日,福建省特殊食品与化妆品协会秘书长杜建宁表示,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药监局负责全国牙膏监管工作。根据《办法》,牙膏实行备案管理,牙膏备案人对牙膏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牙膏备案人应当在备案信息服务平台公布功效宣称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产品功效评价资料的摘要,接受社会监督。
杜建宁透露,根据《牙膏备案资料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将来牙膏功效可能分为9类,其中美白类是指增白牙齿、美白牙齿,通过氧化反应增白牙齿,减少外源性着色,机械性减少外源性着色,化学性减少外源性着色,通过光学效应达到美白/增白效果。
根据《规范》,宣称防龋、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有关问题功效的产品,仍要采用临床评价方法进行功效评价;宣称美白类、抗牙石类、减轻口臭类以及针对改善口腔问题等功效的,可选用国内外相关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权威组织或技术机构及行业协会指南、专业学术杂志公开发表方法等进行功效评价。因《规范》尚在征求意见中,牙膏功效分类、评价方式都可能存在变数,但总体方向不会变。
记者从福建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获悉,目前牙膏参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办法》实施后,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可以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有关问题等功效,但不能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不能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功效宣称,未经评价不能乱称功效。
牙科医生许必聪提醒消费者
美白牙膏主要针对牙齿外源性着色,可带来轻微洁白的效果。平时刷牙,牙膏在牙齿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即便是功效型美白牙膏,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发挥作用。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宣称能快速美白的牙膏。
中消协提醒:盲盒商品须明码标价、明示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
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消费风潮下
“盲盒经济”也引发不少消费乱象
近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
《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并实施
《指引》对盲盒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明确规范
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
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盲盒经营有了范围规范
《指引》第五条规定,药品、医疗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比如,宣称网购化妆品达一定价款就可加1元赠盲盒,实际盲盒里装的可能是快过期的产品。商家销售的超范围盲盒商品的产品质量不仅无法得到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如遇到超范围经营的商品,应坚决拒绝。同时鼓励消费者通过随手拍、投诉举报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盲盒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与非盲盒销售商品
价格差距不应过大
《指引》第七条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要合理确定盲盒价格,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如遇到盲盒价格不透明、临时加价等行为,有权利说“不”!
消费者有权查看盲盒中
限量商品投放数量
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
《指引》第九条规定,盲盒经营者应当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得设置空盒。
?当前,大部分盲盒企业存在没有在明显的位置明示隐藏款抽取概率的行为,盲盒企业可能通过控制隐藏款的投放数量,刺激消费者反复购买。《指引》明确,经营者必须明示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不得随意调整抽取概率,不得设置空盒。消费者有权获悉限量盲盒的投放数量、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
明确适用
“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情形
《指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通过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单次购买时确认后,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盲盒经营者不得以默认勾选方式替代消费者确认环节。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该系列内商品清楚确定的,经营者应依法执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盲盒经营者禁止向
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指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盲盒经营者严格按照《指引》规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解决未成年人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
盲盒经营者应自觉承诺不囤货
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
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指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盲盒隐藏款的稀缺性可能诱发投机行为。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有些盲盒隐藏款甚至翻了数十倍在市场售卖,甚至有些盲盒企业直接参与二手市场买卖,破坏了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刺激了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从而购买盲盒。
盲盒经营者应建立健全
企业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指引》第十三条规定,盲盒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商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盲盒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商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关于质量、安全的要求。盲盒商品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的,应当获得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
盲盒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盲盒售假、拒不担责等问题突出,甚至部分盲盒产品的“小零件”还可能造成儿童呼吸堵塞等窒息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强化盲盒产品质量监督,适时通过比较试验、抽查调查等方式加强社会监督,把好产品质量关。
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
消费者适度、理性对待盲盒消费;
盲盒经营者在加强自律的同时,依据《指引》规范经营;
网络平台、快递公司对经营者销售与递寄的盲盒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指引》情形的盲盒及时予以纠正或“叫停”;
相关监管部门对盲盒营销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个女博士”广告违法被罚40万元;“深圳梵音瑜伽”等7家失信企业被“拉黑”
定了!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启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督促平台企业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平台协议规则,切实保障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平台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 突出监管18种重点产品
6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突出监管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车载常压罐体、水泥、电线电缆、化肥、消防产品、成品油、防爆电气、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电池、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燃气用品、烟花爆竹、老年用品、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等制品、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农用地膜、安全帽等18种重点产品。突出监管无证生产、掺杂掺假、质量低劣等问题。
监管
北京:广告内容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五个女博士”被罚40万元
6月14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关于北京青颜博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五个女博士”所属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五个女博士”广告宣传中“老公气我,喝!熬夜追剧,喝!又老一岁,喝!胶原蛋白流失快,五个女博士补得更快。喝五个女博士,都是你们逼的”等内容违反《广告法》,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责令“五个女博士”停止发布相关广告,并处罚款40万元。
海南海口:“海口铭大教育”等4家机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被查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海口市教育局联合执法检查,发现海口明和大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海口明文大知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海口明文大知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海甸岛分公司存在超出办学许可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情节严重,被立案查处。海口铭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存在未经审批擅自举办民办学校的违法行为。当地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其立案查处,拟作出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46240元,并对该公司处违法所得的4倍18496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广东深圳:曝光“梵音瑜伽”等7家失信企业
6月15日,深圳市消委会公开披露7家“跑路”、未按约定退还消费者预付款的企业,将该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信用信息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过深圳信用网。7家企业分别为:
深圳市蒂芙尼娇邦护肤造型有限公司
深圳市梵音瑜伽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莎国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柏美健康形象店
深圳市树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宝安沙井分公司
深圳市智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抽检
福建:“润香坊”二锅头等7批次食品不合格6月15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通告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涉及:
1.标称中马华镒(广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迷你草莓味夹心饼干,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标称中马华镒(广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迷你柠檬味夹心饼干,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3.标称德阳市集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味葵花子(烘炒类炒货食品),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4.标称沈阳市润香坊酒厂生产的北京风味二锅头,酒精度含量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
5.标称龙海市福而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桔红糕,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6.永定区张胜解冰冻蔬菜店销售的水芹(购进日期为2023年3月26日),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7.深圳沃尔玛百货零售有限公司晋江SM分店销售的牛蛙(购进日期为2023年3月30日),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上海:“杭州明杭”龙井茶等7批次茶叶过度包装6月1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告茶叶商品过度包装监督抽查情况。30批次抽样中,7批次茶叶商品包装物减量抽查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23%。涉及:
标称经销商为上海农工商黄山经销有限公司(经销商)的龙井礼盒(100克×2);标称经销商为上海农工商黄山经销有限公司的龙井礼盒(100克*2听);标称杭州明杭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龙井茶(200克(100克×2听));标称杭州明杭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龙井茶(200克(2听));标称名山正大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乌龙茶(200克(100克×2盒));标称委托商为南京双茗茶叶有限公司的龙井茶(250克(2*125克));标称扬州宏昌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碧螺春(100克×2)。
提醒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6月15日,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防范被骗。10种常见诈骗类型涉及: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
“天津族”整理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官方网站、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