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河北发现武大郎墓,施耐庵后人得知后道歉,直言:施家欠账施家还

  原标题:河北发现武大郎墓,施耐庵后人得知后道歉,直言:施家欠账施家还

  武大郎娶媳妇

  很多人对四大名著的认识都来自影视剧,都来自人们的口耳相传,相信这个故事的几位主角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

  提起武大郎就不得不说给他带了绿帽子的潘金莲和西门庆,《水浒传》中,武大郎相貌丑陋,身高低矮,猥琐不堪,一个卖烧饼郎却偏偏娶了一个身材高挑,样貌出众,人人垂涎的老婆。

  更没想到的是,在发现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奸情后,竟然被他们联手杀害。百年来,这个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可以说,他们三人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都不怎么好。

  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他们的历史原型,或者偏向于去相信这是真的,可我们都知道的,他是小说中的人物,其真实性有待考证。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武大郎、潘金莲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河北武大郎墓

  1946年,百废待兴,农民们经常饿肚子,有人为了糊口,经常悄悄去盗当地大姓的墓穴,获取经营财宝。其中有一座坟头很高的墓,人们以为会有大量的钱财,等挖掘开之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只有两具尸骸,从身高和骨骼形状看,应该是一男一女,而且男的明显很高。

  1992年,武氏家族族人发现家族墓被挖,挖掘的正是武大郎的墓,为了缅怀祖先,1996年对武大郎的墓重新修缮了一番,墓碑刻字:武植。碑文写到,武植字大朗,在中年中了进士,官至7品,夫人潘氏,聪慧贤良,是方圆几里有名的美女。夫妻二人,善待百姓,武大郎更是个清廉的好官,乡里乡亲的百姓都很尊重爱护他。

  考古学家在90年代中期发现了这个古墓,对碑文有了很大兴趣,经过多方查阅,考证,证实武植就是武大郎本名,相关信息也很吻合。为了进一步验证,专家们打开武大郎墓穴,发现里面男性骨骼身高足有1米8多,从骨骼来看,不仅不丑,可能还是个美男子,和小说中描写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武大郎、潘金莲的传言

  既然武大郎是个鼎鼎大名的清官,好官,颇受人民爱戴,那为什么还会有那样的黑历史流传这么久呢?这个时候不得不说,人心隔肚皮呀,伤你最深的人往往是你相处颇深的人。

  北宋末年,官场官官相护,腐败不堪,人民苦不堪言,更有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世人都道:为官的人都是为了圈财的,不会为老百姓干实事。适逢流年,中年的武大郎考中进士,被宋徽宗钦点为7品县令。

  与官场其他人不同的是,武大郎一上任,便开始治理水患、打抱不平、杀暴徒安民心、平凡多起冤案,当地人连连称赞,不仅民心顺,而且老百姓为了感谢他还曾经为他立了功德碑。

  这时,曾经一起的小伙伴,姓王,因为家道中落,一把大火,家里什么都没剩下了,可他却不改往日纨绔本性,为了生存,一路逃荒到武大郎所任职的县城,期望能让武大郎给口饭吃,顺带做个小官。

  到了武大郎府邸之后,这位王某自然而然并理所当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听到的当下武大郎并没有做任何反应,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虽然不知此处武大郎的用意为何,可能他是想让好友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应该理所应当的帮你,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义务去帮你,等能让好友看清这一点之后再施以援手,他才能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吧。

  可是王某心里不这么想,毕竟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坏虫,王某心里想的是,好呀,我现在落魄了,你现在升官发财受百姓的爱戴,倒是给我摆起官架子了,不想帮忙就是不想帮忙,何必演这一出。

  于是没几天就不辞而别,走在了返乡路上,为了报复武大郎的"见死不救""见利忘义",他一路走,一路胡编海造武大郎的谣言。这个世界上呀,人言可畏,哪怕你再受敬仰,只要有八卦,大部分人还是会把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的当谈资传下去,武大郎的名声在遥远的镇子上一片狼藉。

  等王某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发现武大郎不仅帮他修了一个栖身之所,还给他留了银子让他做点生意,过活。王某心中惊醒,自己误会了武大郎,可是自己又一路上把武大郎的名声也搞臭了,心中羞愤的他,最终上吊自杀了。

  施家欠债施家还

  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听了这一段野史,就把他写进水浒传里。谁曾想,水浒传这么大影响力,人们对武大郎和潘金莲夫妇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水浒传里。

  后来施耐庵的后人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是内疚,立即写了一份道歉信竭力为武大郎夫妇纠正形象,重塑正容,还说道:"施家欠债施家还",至今武家祠堂仍有他们的道歉信供游客阅览。

  结语

  历史总是不可追溯不可亲现的,我们对历史应该抱有的态度是,正史记载的未必就是原貌,可能只是想让后人知道的东西,有可能野史是真的,但正史也肯定不全是作假的,野史流传的也不一定全是真的。

  作为后人的我们任何事情绝不可偏信偏倚,应以历史实物为证,慢慢探寻历史的真相。

  这个故事呢?小编认为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辈子的事最好留在这辈子解决,千万不能留给后人,否则,被抹黑个百八千年是很有可能的。

  文/史海观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