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周星驰靠国语配音才能红?他和石班瑜到底谁成就了谁?

  原标题:周星驰靠国语配音才能红?他和石班瑜到底谁成就了谁?

  文/薛定谔的猹

  在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周星驰能在国语地区走红,全靠石班瑜的配音,不然影响力只能局限在粤语地区,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直到《赌侠》开始,石班瑜才开始成为周星驰的御用配音,而他夸张的语调和周星驰的表演风格竟然意外契合。

  但除了周星驰的角色之外,你几乎找不出石班瑜还配过哪些耳熟能详的角色。像他自己说的类似《赌神》里的仇笑痴,要是不提大多数观众都想不起来是他配的。

  周星驰真正在内地走红已经是90年代中后期,凭借盗版录像带光碟的流行,再加上不少大学生、知识分子对于其电影所谓“后现代”的解读,把他捧上了神坛。

  但如果说周星驰早期偏向漫画式搞怪的表演,还算跟石班瑜尖厉夸张的声音相得益彰的话。那周星驰在后期电影里的表演要更加深沉内敛,悲剧宿命感也更强,石班瑜的声音明显不适合了。但是在国语观众已经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换配音无疑是要冒一定风险,所以还是由石班瑜继续为周星驰配音。

  但明显可以感觉出,在《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这些周星驰的后期电影中,石班瑜的声音违和感越来越强。而且如果对比粤语版就可以发现,石班瑜的台词跟周星驰本人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周星驰本人的原声更加低沉闷骚,石班瑜的过于外放和夸张了,常常不知道如何“收”。

  同时,也有很多更倾向于粤语原声的港片爱好者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看英语乃至日语韩语泰语等听不懂的小语种外语都可以听原声看字幕,碰到粤语这种自己国家的方言反而没那么包容,一定要看国语版,而且还要神话国语配音所谓的“加成”呢?毕竟配音再好也无法完全还原现场的情绪和状态,更何况是对于周星驰这样的顶尖演员来说。

  所以很多人认为,没有石班瑜,不影响周星驰成为喜剧之王,最多可能会流失小部分国语观众。但考虑到“先入为主”的因素,换一个御用配音员可能也不会比石班瑜差到哪里去。毕竟大家看的主要是周星驰的表演而不是配音。

  换句话说,机遇很重要,不可否认石班瑜是个优秀的配音员,但受制于先天嗓音条件以及配音员不受重视的整体环境,没有周星驰,石班瑜可能只是个默默无闻的配音员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