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鬼是否真实存在?倘若遇上该怎么办?曾仕强:我14岁曾经历过
原标题:鬼是否真实存在?倘若遇上该怎么办?曾仕强:我14岁曾经历过
鬼是真实存在的吗?关于鬼的传说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这个问题也一直是人们争执不休的话题,甚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并对此进行研究。
事实上研究表明,世界上并没有鬼,但是这仍然无法改变有些人对鬼的看法,时常会听见有人问:“如果遇到鬼可怎么办呢?”
尽管有科学家的证明,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坚持曾经自己见过鬼。国学大师曾仕强就曾表示,自己14岁的时候就经历过与鬼有关的事情。
国学大师曾仕强
曾仕强,1935年出生于福建,并且在在台湾长大,他不仅是我国的国学大师,更是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他在《百家讲坛》中的经典演讲了。
他在《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要讲解《易经》一书,他对于《易经》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突出,还曾著有《易经的奥秘》一书。
而《易经》一书作为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因为其本身就是用来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而经常被用作“卜筮”,也就是用于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
所以《易经》本身就与鬼神有关系,而《易经》出现的背景,也正是周文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而选择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未来的路,这本身就是有些迷信之说的。
也因为曾仕强对《易经》研究之深,所以在鬼是否真实存在这个问题上,他很有发言权。事实上,他虽然研究《易经》,但是他自己对其并不是完全认同的,他甚至不建议人们去相信这些鬼怪之说,并用他自己在14岁时的亲身经历进行阐述。
童年经历
曾仕强的童年曾经有一段神奇的经历,在他14岁的时候,他真的撞见了鬼,而这也和他那时候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他那时候居住的房子偏日式,院子里有一口存在了上百年的古井,看过鬼故事的人都知道,古井向来是鬼怪聚集之地。这口古井尤其是在晚上,给人一种很是阴森的感觉。
当时年仅14岁的曾仕强有一天,像平常一样去井边打水,就在他打完水准备回去的时候,却突然看见一抹白色的身影。
若隐若现的白色影子,看起来有一些像人,但也分不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在漆黑的夜晚也无法辨别到底是个人还是一些什么东西。但这对于年少的曾仕强来说,可以是相当恐怖了,脑子很不自觉就想到了平时听到的那些鬼故事,一下子不知所措就楞在了原地。
他原本是准备飞奔逃跑的,但是最终他还是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之前听过的鬼故事,说如果他跑的话,那鬼就一定会追上来,然后就会缠上自己。
想到这里,他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强迫自己克制心中的恐惧,然后一直就死死盯着那个白色的影子,果然没一会,那个白影就消失不见了。
曾仕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鬼怪之说不可信,其实都是人的心理作用而已,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而且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于是也就有了曾仕强所说的:“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则亡。”
鬼魂“存在”的意义
曾仕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个世上没有鬼。但是仍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没有鬼,那么我们从小听到的那些神话传说,以及真人真事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不过是我们自己寄托在鬼怪身上的一种信念,但是这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鬼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科学研究到现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但我们仍然没有任何办法去和世人证明,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鬼,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研究,依然无法证明他们的真实性。
在众人眼里,这种无法用客观证据来证明的事物就拥有其很特别的意义,就像我们很多人,在自己亲人去世之后,仍然相信他们还存在这个世上一样,正是因为我们不舍得,也无法接受,所以我们换了另一种方法去说服自己,以至于我们不会那么悲伤。
这也就是“鬼魂”存在的意义了,因为它们无法被科学验证,所以也就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寄托和情感在身上。
人都说死后会变成鬼魂,或是投胎,或是有另一种选择,但是不管是哪种,都把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很多人都不再害怕死亡了。
鬼怪之说的存在,其实对人们起到一个约束的作用。很多人坚信:好人有好报,只要行得正,自然不会遇到鬼。如果真的遇到了恶鬼,也肯定不会伤人,所以有很多人为了死后能过得好以及不被鬼攻击,就会努力做善事。
小结:
正是因为鬼怪之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其特别的存在意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他都有一定存在的意义,所以关于鬼怪的故事才能一直流传至今,鬼也始终在人们的心中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们不好评判是否真有鬼怪,但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偏向真实生活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寄托在鬼怪之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