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军军长“刘光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1948年9月12日,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爆发。辽沈战役中,国民党第九兵团廖耀湘兵团几乎被解放军全歼。兵团司令廖耀湘兵败被俘,其他军长有的被俘,有的撇下部队独自突围。不过,在廖耀湘的第九兵团中,却有一位军长带着自己的部队从辽沈战场“安全撤退”,最终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
![]()
这位军长就是52军军长刘玉章,他也是第九兵团中唯一一位从辽沈战场“安全撤退”的国军军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最终结局(注:第九兵团新一军军长潘裕昆也从辽沈战场逃脱,但是却把新一军留在了战场上,所以不能说“安全撤退”)。
刘玉章出生1903年,他是陕西兴平人。1925年,22岁的刘玉章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刘玉章毕业后参加了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北伐战争中,刘玉章学以致用,从一名普通的排长逐渐晋升为团长。
![]()
1930年,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反对蒋介石,中原大战由此爆发。中原大战中,刘玉章身受重伤,这次伤愈之后,刘玉章一头乌黑的浓发变得一无所有,从此他多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名叫刘光头。辽沈战役最终关头,我军为了瓦解52军的士气,打出的标语就是“活捉刘光头”。
抛开政治立场,单论军事能力,刘玉章的确有一把刷子。就拿辽沈战役来说,当时刘玉章负责断后,廖耀湘的第九兵团覆灭后,刘玉章的52军驻扎在营口,我军取胜后乘胜追击,以三倍兵力追击刘玉章的52军。
![]()
客观来说,此战中刘玉章确实发挥出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水平,他的行军布阵也参考了项羽的“背水为阵”,导致我军的兵力虽然是刘玉章的三倍,但是依然让刘玉章安全“撤退”,刘玉章的52军也是国军中唯一一支从辽沈战场中安全“撤退”的部队,正是因为这一次“撤退”,刘玉章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深得蒋介石赏识。
1950年,刘玉章败退台湾,前面我们说了,刘玉章因为从辽沈战场中安全“撤退”而深得蒋介石赏识,逃到台湾后的刘玉章继续被蒋介石重用,刘玉章也竭力效忠蒋介石。1950年,刘玉章被蒋介石任命为“中部防守区司令”。之后蒋介石陆续任命刘玉章为“台湾防守区司令”、“金门防卫司令”以及“陆军副总司令”等。
![]()
蒋介石寄希望于刘玉章为自己“反攻大陆”建功立业,他特意把刘玉章送到美国参谋大学训练。刘玉章从美国回国后被蒋介石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之后又被蒋介石任命为“台湾警备司令”,从这些官职来看,刘玉章一直都是台湾的实权派人物。
![]()
不过,随着蒋介石“反攻大陆”美梦的破灭,刘玉章也逐渐被蒋介石弃用。1970年,刘玉章被蒋介石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这个官职只是虚职,手中并无实权。可能蒋介石也觉得愧对为自己效力大半辈子刘玉章,特意把刘玉章晋升为一级上将,也算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晚年的刘玉章基本无所事事,最终于1981年去世,终年78岁。